,这才成功把信送进盛京。
辽阳陷落。
就这四个字,让黄台吉鼻血喷得止不住。
他已经跑得够快了,大小二白两匹御马都累瘫了。
而那辽阳坚城,想当年大明在辽东人心向背,他爹克辽阳还花了三天。
刘承宗短短一日就给攻破了?
黄台吉不理解。
他不敢休息,从代善那拿到了所有审问俘虏的情报,立即下了密诏,让在京的各旗旗主、固山严管手下,随后将造谣漠北三汗打进京畿的旗兵挑了四个处死。
正告诸臣,打进来是杨麒的漠南骑兵。
那当然不是谣言,贵族们、领兵在外交战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对歹青帝国居住在盛京的贵族家眷、仆役以及旗民来说,只能是谣言。
倒不是黄台吉有意隐藏真相,实际上如果能把所知的所有情报告知民众,那对他来说倒是省事了。
偏偏这不可能,人们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单知道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却不知敌人究竟是谁、又到底有多少兵力。
任由他们风传谣言,最终反倒会形成大势,反过来影响贵族们对时局的判断。
只操心自家那帮不省心的亲戚,对崇德皇帝来说就已经够头疼的了。
俘虏口供证明,他在刘承宗与关宁军的关系上,推测是对的。
锦州军驻辽西而不进,居然是受了刘承宗的威胁。
这事让黄台吉觉得挺好笑。
刚从代善交战的情报得知,刘承宗居然在武装蒙古,让他觉得这个汉人有雄主胸怀,转头又听说他威胁祖大寿……不禁令他内心对刘承宗的评价忽高忽低。
武装蒙古是步妙棋,蒙古诸部自万历年以来百战百败,一是诸部各为其主一盘散沙,二是虽有精湛牧卒却缺少武装,没有死战底气。
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大明,即使有过款蒙策略,但那也不过是给白银粮食,让蒙古骑兵吊着命给大明拼死效劳,但这种掺着毒的策略,不要说林丹汗,就连小部首领都很难为之效忠。
给再多银子也没用。
在根子上,游牧的生产方式,就很难打造出坚甲利兵的常备军队。
十五名骑兵有一副铁甲,在草原上就算装备精良了。
而据代善的情报,这支漠北骑兵,十个人能有四五副铁盔甲,不少还是明军制式。
毫无疑问,在崇德皇帝不知道的时候,漠北三汗已经跟刘承宗穿上了一条裤子。
这不禁令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