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就是市委记陆振华对于枯塘村的村务公开的创举很满意,钱谊也因此被提拔为分管农业的副县长。
有了钱谊的先例,杨学光也完全可以照葫芦画瓢,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他想出来的创举,不过是重新拿属于他的机会而已。
不过,翟光远杨学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镇里的水泥厂,这是整个镇政府下下的人都的事情。
“农业办的同志们综合一次的意见,目前符合这条件的有五个村子”翟光远抬头看了一眼杨学光,心里却越发的佩服起杨学光来,正如杨学光预料的那样,很多村干部对于村务公开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疑虑,说到底其实都是担心镇里对他们搞秋后算账而已
杨学光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在一次党委会议提出来这一点,而且在党委会形成决议,对于那些违反纪律数额不大情节不严重的村干部只要他们退回赃款,镇党委可以对他们既往不咎
当然,散会之后,杨学光曾经找到过他吩咐了几句话,提点了他几句,果然翟光远在跟那些村干部们谈话中暗示一番之后,愿意参加到试点来的村子多了很多,不过,最终选择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子。
杨秀英心里暗暗点了点头,这个翟光远做事也越来越老练了,次会议决定的是选择是个试点村子出来,除去枯塘村就只要三个名额,如今翟光远报出五个村子来,显然是为了防备在党委会议有分歧而准备的。
随后,翟光远把五个候选村子的详细情况汇报了一遍,这五个村子有落后村子的代表,也有南陵江沿岸富裕村子的代表,也有矿产资源丰富的村的代表。
杨学光点点头,看来翟光远的工作做得不,贫穷落后的村子代表不难选出来,倒是富裕的村子的踊跃报名倒是让杨学光有点意外。
“同志们,都发表一下看法”杨秀英呵呵一笑,目光里充满了自豪,小家伙果然有想法,原本以为挑出几个试点村子来难度很大,如今看来却比原来想象的要顺利得多。
“李家村算一个,他们村子里有个煤矿,村民们要求公开账目的呼声会更高,推行起来相对容易一些”王世英呵呵一笑,从口袋里摸出一颗烟来。
杨学光微笑着点了点头,王世英说得不,李家村是典型的依靠地下挖出来的煤炭富裕起来的村子,很具有代表性。
“团结,团结村也很有代表性”李铁建微笑着端起了茶杯,他是团结村人,他明白这一次的村务公开的意义,他的堂叔正是团结村的会计,团结村之所以这么踊跃地参加试点,他在当中出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