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度减弱天下反对之声,相对顺利完成政权交接。
当然。马氏代汉与田氏代齐有所不同,人家那是战国时代,诸侯争雄,有周天子承认就算名正言顺。而眼下的汉朝却是大一统王朝,需要取得承认的人已经从一个周天子变成千千万万个士族豪强。若不能争取这个阶层大多数人支持,就算这一代人变了天。下一代还会变回来。就象那位曾经也想过万世一系的千古一帝一样,只二世而亡。
马悍比谁都明白。从大将军到皇帝,看似只是一步之距,却是鱼跃龙门。这是个全新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他虽拥有巨大优势,但无疑还是一个刚上路的新手,缺乏经验。好在身边有着这个时代最杰出的政治、谋略人才,可以很好的弥补他的不足……嗯,说到政略人才,似乎有位顶尖牛人正在南阳躬耕啊,该是把他找来的时侯了。此外那司马懿也得好好利用,而敕免司马兄弟,也等于把河内司马这个望族拉到旗下。
确定下这个基调后,诸将及谋士们纷纷献策献计,其中以华歆的一条策略最具建设性。
华歆提出,马氏继汉,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祭祀。国之大事,在戎与祀。古代中国是一个最讲究礼祀的王朝,对于任何一位上位者而言,此乃根本。华歆的建议是,可以“一国两祭”,即两套祭礼,祭先祖与外祖。以马悍的身份,完全可行。
贾诩、许攸、张昭、李典皆抚掌曰善,如此一来,必可赢得宗室的谅解与好感,这条登位之路的荆棘也会少些。
马悍暗暗点头,这家伙,不愧是日后能当太尉之人,果然有很强的政治才干。
伊水之畔,秉烛夜谈,议至天明,众皆不觉,最后确定两条原则:一是徐徐图之,待天下大定,四海升平后再启动计划;二是不改朝换代,仍以汉为名,尽量将反弹减弱至最低。
马悍要上位,必须得到三方面支持:军队、朝堂、皇室,缺一不可。前二者没有问题,至于后者……有了伏后这招绝妙好棋,也不会成为问题。
阻碍依然会有,道路依然曲折,但大势所趋,前途光明,马悍上位,新汉振兴,是早晚的事。
刘汉已衰,马汉将兴。火德已灭,水德将起。秦之霸道,汉之王宰,水火交融,相兼并济。
……
黎明,第一道曙光升起,伊阙关前,龙门山下,以万年公主为首,甘梅、糜贞、甄氏三姊妹、念奴、袁圆、赵英姿……还有被拉来的蔡琰。呃,别误会,蔡琰是万年公主三岁的儿子马旭的蒙师。因为公主把儿子也抱来了,并一再邀请,蔡琰却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