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天下至霸、占据大汉四州之地的袁氏集团。仅仅在袁绍死后不到半载,就只剩下大半个冀州。
此时袁氏势力分两部:袁尚据五个郡国,常备兵马约五万,但精锐程度已不能与官渡之战前相比,守成尚可,主动出击断无可能。袁谭据两国,兵马近二万,龟缩于冀中,不敢动弹。
龙狼军的春季攻势,暂告一段落。
同月。淮南也发生了一场大战。大战发生在曹操与袁术之间。
建安四年的袁术,其势一落千丈,自其僭越称帝后,先后遭到吕布、曹操打击。之后。其部下孙策之叛,更给予其重重一击。孙策先是在江东脱离袁术而自立,再逐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又得广陵太守吴景、都尉孙贲相投,遂使袁术丧失丹阳、江东等大片土地,势力为之大挫。此时的袁术。其势力只剩半个扬州了。
任谁都能看出,袁术将要步其兄后尘,其势将倾了。这时,落井下石的人来了,曹操。
袁术所处的扬州寿春,为四战之地,淮北有隶属马悍的势力,徐州刺史糜竺;有豫州的曹操;淮南以南,有自立的孙策;西南则为荆州刘表。
这四大势力中,糜竺实力最弱,自保尚勉强,加上徐州豪强多为保守派,若无来自雒阳的强令,绝不会主动过河。孙策羽翼渐丰,实力日涨,但身为袁术曾经的下属,可以背叛,可以弃主,却绝不敢反戈一击。至于荆州的刘表,也是一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主。所以,真正对袁术有威胁的,只有一个曹操。
建安四年初春,袁术派出治中从事阎象,带上数万石谷米及钱帛,前往谯县,欲与曹操结盟。
谯县是曹操的老家,所以曹操据豫州之后将州治从汝南移到此处。
阎象一番措辞,中心思想就是袁曹俱受马悍威胁,当此危局,应当戮力同心,捐弃前嫌,联和抗马。
曹操顾左右而言他,不置可否。
最后,由铁杆保皇党荀彧出面答复,语气斩钉截铁:“曹公可与天下诸侯会盟,唯独袁公路不在结盟之内!”
阎象失望而归,袁术彼时正大宴宾客,得知消息直接掀了桌子。
但袁术绝对没想到,曹操不光拒绝结盟,更向他举起刀子,而且选择的时机很阴险。
三月初五,出使豫州的阎象一行刚刚渡过淮水返回,怎都料不到,身后竟尾掇着数千曹军。
曹操以新任的厉锋将军曹洪为主将,校尉朱灵为别部司马,率七千步骑,踩着阎象一行的尾巴,趁袁军不备,突破淮水防线,攻入当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