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顿率二千最后精锐骑兵,拼死杀出重围,冲开兵力战力最薄弱的西北面鲜卑牧骑防御阵地,绕过努鲁儿虎山,最终只率不足千骑遁入漠北,不知所踪。
一场龙城大会,以新晋大单于血洗反对势力,统一辽西乌丸而告终。看上去似乎楼班获得全面胜利,但实际上却是一场惨胜。辽西乌丸在这场内乱中被消耗得七七八八,实力剧损,不复昔日荣光。而楼班也空有乌丸大单于的名头,实力却跌到比诸乌延部都不如。
在如此孱弱的情形下,楼班一面紧靠老泰山难楼,一面抱紧马悍的大腿,扯着两张虎皮当大旗,这才勉强维持住了大单于的架子。当然,他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部族里最优良的战马与九成以上的汉奴,将要在二年内陆续交付辽东。
经此一役,辽西白狼城势力范围一举推进到阳乐,与辽东连成一片。
六月初十,马悍在辽东边境扶黎营,与辽西楼班、辽东属国苏仆延、厥机、平冈素利、漠北扶韩罗、泄归泥等乌丸、鲜卑势力,签署了一揽子协议,即扶黎盟约。
这份范围囊括辽东、辽西、辽东属国及漠北一部的盟约,被马悍称之为《大辽境盟约》,后世称之为《扶黎会盟》。盟约共有十八条之多,什么互不侵犯、守望相助、互市交易、联合作战等等。但花团锦簇的文字,难掩鲜明一点——辽东太守马悍,将领导着一群异族小弟,共建和谐大辽境。
马悍清楚认识到,胡人就象草原的野草,割完一茬又一茬,杀是杀不完的。最好的手段就是内迁、融合,历史上的乌丸人就是这样消亡的。而马悍要做的,就是让这个过程尽量提前到来。
乌丸人的消亡,已是历史定势,下一步,就轮到鲜卑人。有了泄归泥这根楔子,马悍可以随时介入漠北鲜卑人的战争与内政,比如“助”犍提部扩张……三部鲜卑的矛盾由来已久,最适于从中渔利。
马悍已经在心里给五胡乱华的主力军鲜卑人写下结局:要么滚到西伯利亚自生自灭,要么全族消亡。历史,不能重演。
辽西乌丸萎了,漠北中部鲜卑最为精强的犍提部服了,辽东属国乌丸峭王扑了,其余小鱼小虾,除了跟在后面摇旗呐喊,也难有作为。
汗鲁王乌延身死,其部分崩离析,大部被上谷难楼吞并,余部散入并州;峭王苏仆延回到孤苏之后,大病一场,日渐衰老,于翌年病故,其部分别被马悍、楼班与厥机瓜分。
正当马悍在扶黎营向臣服者们大肆阐述和谐共建的重要性时,数百里外的玄菟郡却发来急报:高句丽入寇,请辽东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