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遇到敌情,立即发响箭示警。
马悍与五骑护卫居中而驰。刚驰出三十余里,就听到前方与右侧先后响起两声白狼悍骑独有的响箭厉啸。
马悍与护卫纷纷勒马,少顷,两骑从不同方向奔回。报告了同一情况:“前方发现赵司马率五十名兄弟与曹军对峙,同时还发现沛国相陈公与典农校尉陈元龙的人马。”
马悍一听就明白:“这么说,是子龙出手救下了陈氏父子。好。干得好!陶谦的手下人人都可以死,唯独这对父子不能死。走,我们也前去助子龙与陈氏父子一臂之力。”
行不出五里,转过几个丘陵,前方是一片广阔的田垅,五月时节,麦苗刚抽穗,此时却已被一支三、四百人的步骑军践踏摧毁不少。这支步骑军打着的旗号是一个“史”字的辅旗。
曹军中姓史的将领,比较知名的只有一个——曹仁的左膀右臂、军司马史涣史公刘。而这些辅旗表明,史涣并不在这支追兵中。
与曹军相距三百步外,是一支旌旗紊乱、队形不整、弥漫着一股惊惶之气的败军。他们的人马比曹军多,约有五、六百,但这样的士气,不用交手就知道结局。这支兵马打出的旗号是“陈”,士兵的服饰也是马悍比较眼熟的徐州军装束,想必就是陈氏父子的彭城军了。
在两支对峙的军队南侧数百步外,一座低缓的土坡之上,白狼猎头旗霍霍飞扬,比军旗略低一点的是将旗,旗底为赤色,正中央是一个白色圆圈,圈内一个斗大的纯黑“赵”字分外醒目。
两杆大旗之下,是随着地势起伏,高高低低的五十白狼悍骑,如猛虎踞侧,虎视眈眈,对曹军侧翼形成巨大压力。
白狼悍骑兵马虽不多,但这种剽悍轻捷的纯骑兵,对曹军所形成的压力,远超对面人数为十倍的彭城军。
眼下三方的站位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三角牵制:曹军不敢攻击彭城军,生怕侧翼被袭;而彭城军也不敢跑,生怕曹军分兵追击;而赵云呢,更不会主动攻击曹军。他的目的是为彭城军解围,不是与曹军放对,这与他留在这里的目的不符。最好是既能为彭城军解围,又避免与曹军发生冲突。不过一时之间,还未有两全之策,只能是以引而不发的威压,迫曹军知难而退了。
如此一来,三方形成对峙之势,足足持续了两刻时。
这时,就见曹军后方烟尘大起,旌旗隐隐。这个时候,从这个方向来的兵马,只有一个可能——曹军援兵。
赵云心头一沉,曹军援兵到了,再想迫其知难而退,几乎不用想了。但在一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