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想重新入仕,衣锦还乡,以慰老母之心了,如今摆在眼前就是一个绝好机会。太史慈逃离黄县时,不过一个百石佐曹,而返乡之时若是一个千石的骑司马,这是妥妥的衣锦还乡啊!
但太史慈还是犹豫不决,说实在话,他不想在辽东太守公孙度手下任事。在辽东流浪这两年,他以豪侠之风,结交了不少名士,这些名士无一不痛恨公孙度,一任公孙度屡屡辟召,固辞不就,所以太史慈也不想为其效力。
还有一点,太史慈也不看好马悍这个白狼城主。白狼城不大,但行政范围却不小,足足囊括了整个白狼山及其周边近百里。而且这辽西太荒凉了,全郡在册人口不足六万,总共才五个县,尚不及东莱一郡,周边全是杂胡。这样的边鄙之地,哪有什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一桩桩不利因素,在太史慈心头纠结,令他一时难以委决。
马悍对太史慈的人生履历还是有所了解的,谁让太史子义在三国将星中那么光彩照人呢。而且他也知道,太史慈是属于可收服人才。因为太史慈既不是世家名门,也不是豪强出身,而是寒门之士。历史上太史慈从辽东回来之后,投向乡党扬州刺史刘繇,结果根本得不到重用,只当了个斥侯巡校。当时有人劝刘繇可用太史慈为将,结果刘繇大笑:“我若用子义,许子将必会笑我不识用人。”
就这样,一个文武双全,骑战水战俱精的全能型人才,因为出身,因为风评,被投闲散置。以至后来孙策都说,“子义若舍弃了我,还可以投奔谁呢?”而这个不一样的天下,却还有另一个人敢于登录太史慈,而且先下手为强。
马悍也隐隐猜到太史慈在纠结什么,不过有些话,他现在不便明说,当下笑道:“子义若不能决定,这块符节就先放下。请子义多盘桓些时日,某还要向子义请教箭术。”
太史慈一脸愧色,连连摆手:“都尉手下败卒,安敢言箭,莫要折杀我。”
马悍却是一脸诚恳:“二百步外,你不及我;百步之内,我不及你。太史子义神射之名,岂有虚至?望兄不吝赐教。”
太史慈深为感动,顿首为礼:“都尉如此看重,慈敢不应允?”
马悍暗吁一口气,眯眼而笑,行了,就怕你不留下来,只要你不是甩手就走,早晚会成为我的人……咦,好象有哪里不对……
……
白狼城城小地窄,马悍只得将一些比较重要的部门安排在城守府左近,比如他的弓弩研究所。从城守府侧门转进,穿过一道回廓,进入一个四方院子,这就是白狼城的弓弩研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