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二卷第十七章 这种进食方法给人的感觉颇为恶心,(2 / 3)

—何况这哥哥多少年没见,多少是心怀疚愧的。

不过这哥俩儿谁也没提抚恤金和保险的事儿,食脑者也没有在妹妹的交际圈中出现过。

对于凯文来说,食脑者这么识时务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他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食脑者在教授妹妹礼敬法。

而且他教授的还不是他自己修行的《性恶篇》,而是一篇极为艰涩的《异虚篇》。

这篇文章出自东汉王充《论衡》,是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名篇,但是高屋建瓴立论深远,而且是用来批驳当时董仲儒的天人感应说的。

很多东西针对性特别强,又由于汉代文风的偏向,使用了大量的典故,不要说一个从无汉学根底的老外,就是专业的汉学博士,也不敢说自己研究的透彻。

凯文之所以把《论衡》放进去,是因为这本书批评神秘主义,反对由“学”转为“术”,讲究实事求是,倡导“疾虚妄而归实诚”的批判思想

——最关键的,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开创元气自然论,也就是“自然而然”,“师法天地”。

元气自然论虽然名声不显,却是“气”最早的重要阐述之一。

所以《论衡》这本书,在封建王朝长期处于学术禁书的目录之中,也是各种造反人士必读的著作。

主要原因和气的关系不大,而是因为这本书批判董氏,反对天人合一,拒绝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而董氏学说的重点,就是皇帝乃是天之子的天人合一学说,以及“人有奇能必以奇生”的神秘主义。

反对这些,那自然就是反对皇帝了。

所以开国皇帝有机会都会读这本书,然后想办法把这本书匿了。

但是这本书相对来讲太艰涩了,没个十本八本的专业工具书连基本译意都搞不懂的。

凯文在监听的时候,听着食脑者给妹妹讲解《异虚篇》本来还有点看热闹的意思,结果很快就发现,他对字义语句的解释,很少有错,那些错误之处,基本也是圈子里有争论的地方。

而且通过对这些错误的论述,凯文觉得他是联邦学派的汉学家,因为这都是基于一些基本概念的变化或者扭曲而犯的错误

——比如看到犊鼻两个字肯定不会有炎黄人认为这真的是牛鼻子,而看到牛鼻子三个字一般人也不太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牛……

能解释教导这么艰涩的文章,可不是一个杀手士兵该有的水准,结合之前关于食脑者的各种“直觉性推测”,凯文觉得,食脑者搞不好真的可以通过食脑来获取对方的记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