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服务收入,也不算车费抽成。
所以打一开始,方杰就是盯着网约车市场去的,而不是想要颠覆整个汽车产业,否则的话,这里面的水,深到足以把他掀翻,哪怕他是华国首富。
毕竟每个月卖5万台沸腾汽车,不算多,可以容忍,其他国企车企看在华国首富的面子上不跟你计较,但是如果你真要一个月卖100万台出去,完全垄断了国内的汽车销售市场,让无数传统汽车人丢了饭碗,那就是找死行为了。
方杰从不搞垄断,以前如此,现在当然也是如此,必须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
所以月产5万辆沸腾汽车,就是综合考量并掺水后的结果,主要服务对象也是出行市场,而不是私家车市场,至少暂时没有这方面的野心。
甚至为了甩掉追求个性化的私家车市场,也是为了省事,沸腾汽车目前只设计量产了一款车型,名字取的也很拉胯「沸腾汽车1.0版通用款」。
以后满大街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1.0版通用款」网约车,估计私家车主们也会失去购买的欲望,毕竟再怎么高大上的沸腾汽车,它的主要用途居然是网约车,这就很LOW,万一被大家误认为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网约车司机就不好了嘛!
不过当下,沸腾汽车还是卖的很火爆的,100万预售的消息放出,这个数据不到1个月,在2007年春节前,就涨到了150万!
无所谓,愿意等的话,先等1年,等沸腾汽车的生产线正式量产启动,然后再等3年来提车……
反正沸腾汽车的销售人员现在对客户们都是这么个话术,吓退了不少后来订车的人。
见过卖车的,就是没见过这么积极把客户往外推的。
也见过买车要等的,比如卖的很好的德系车,一般都是要等十天半个月,但是真没见过要等3年的,这都已经不是饥渴营销了,而是自寻死路啊……
自寻死路不至于,因为造车只是第一步,还有其他很多事情要做,这都需要时间。
比如网约车平台应用程序得开发出来吧?
而这个又涉及到了智能手机的推广,否则大家怎么叫车?
指望华为手机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卖的太贵了,1年多以来,华为手机国内一共也才卖了2000多万部出去,看似很多,但市场占有率不到10%,而且用户分散在神州大地各处,还无法形成网约车市场生态。
不过好在华为的鸿蒙系统和沸腾科技的不少硬件是开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