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26章 只租不卖的沸腾汽车(2 / 8)

立了。

这不是一家独资公司,而是沸腾集团、华为、比亚迪、东风汽车、国家电网共同合资成立的半国有造车公司。

其中沸腾集团占股30%,负责产业整合、渠道推广,其他四家集团公司各占股15%,分别提供无人驾驶、新能源电池、造车整车、基础电网建设的技术服务支持。

显然,方杰不打算按照前世的网约车套路来,而是一开始就盯准了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的发展方向,并且摈弃了所谓的“共享经济”路线。

前世网约车一开始走的是轻资产路线,利用民众自己的私家车,搞顺风车业务,美其名曰“共享经济”,由此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成功站稳了脚跟。

诚然,“共享经济”这个概念和初衷是很好的,但在出行行业,其实是个伪命题,这个前世已经实践证明过了。

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专业性问题。

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共享,那是因为大家基本上都会骑自行车,就算不会,学起来也快,1、2天内掌握,而且是自己骑车,不是别人帮你骑,这中间并不涉及专业技术和服务问题。

但机动车,就不是人人都能随便开了,起码得有驾照,否则就是违法上路,而且接送乘客的出租车行业,还对驾驶技术、机动车保养以及专业服务意识有更高的要求,普通私家车的车主,可没这方面的专业素质。

“共享经济”的确可以充分调动利用社会的闲置资源,避免了浪费,但提供共享的车主们并不专业,也完全没有服务意识,因此会产生很多隐患,带来很多问题,很难管理。

这也是为什么网约车市场做起来之后,渐渐抛弃了“共享”理念的根本原因。

当然,此外还有很多各种复杂的原因,不提也罢。

总之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方杰认为,出行行业的共享经济就没必要了,还是直接让专业的人上吧。

不光人要专业,车辆也要专业,不是说随便买辆乱七八糟品牌的小车,就能上路开出租,车辆的质量、安全、空间、舒适性、售后保养维护、各种汽车配件也应该符合统一的专业技术要求。

因此搞网约车之前,得先造车。

当然,也有人说直接用国内的车,稍微改造一下不就行了吗?

这个……

不是方杰不信任国内的那些车企和出租车租赁公司,而是真的一言难尽,比如路上那些出租车出厂时都是减配的,但强制卖给出租车司机的价格,却比市价高出好几万,你说这到哪说理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