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游戏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但是这其中有个问题在于:没有明确的目标性。
就像写小说,没有一个主线贯穿其中,主角不知道干嘛,读者也不知道主角想干嘛,这就很让人懵逼,无所适从。
方杰去年在花旗国华尔街路线演讲的时候,就点明了当下华人的特性:相对老外,我们华国人更在乎是否成事,更现实主义,更功利主义,做事目的性很强,要做什么事会先定一个目标,比如五年计划、百年目标什么的,然后朝那个目标去努力。
这种状况是由社会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背景以及文化差异所决定的。
而华国玩家们进入《我的世界》之后,就会发现游戏好像没有目标,也就失去了游戏的动力,漫无目的地到处晃悠一阵子,然后提出疑问:咱到底在玩啥,玩了个寂寞吗?
唯一能够吸引国人玩家的,可能就是这款游戏的第五个特征——沙盒游戏。
沙盒游戏是由沙盘游戏演变而来,自成一种游戏类型,由一个或多个地图区域构成,往往包含多种游戏要素,包括角色扮演,动作、射击、驾驶等等。
创造是该类型游戏的核心玩法,利用游戏中提供的物件制造出玩家自己独创的东西,能够改变或影响甚至创造世界是沙盒游戏的特点。
而《我的世界》,则是沙盒游戏经典中的经典,后世经典生存类沙盒游戏还有《饥荒》、《RUST》、《方舟》、《伐木求生》等。
但这些都不是沙盒游戏的鼻祖。
最早是89年的《创世纪:黑暗纪元》,后来稍微知名一点的是《GTA》,就是《侠盗飞车》系列,最早版本想必80、90后都玩过。
而最近的知名沙盒游戏,分别是99年世嘉的《莎木》和今年5月份刚刚推出的科幻大作《EVE》!
《莎木》这款游戏知道的人不多,但只要知道游戏巨头世嘉公司几乎是被这款游戏拖垮的,就知道该游戏制作的有多么变态了。
《莎木》的画面,在当时甚至若干年之后,精致到可以秒杀市面上所有游戏,包括知名的《古墓丽影》、《最终幻想》这种老拿画面吹嘘的游戏,在《莎木》面前依然不够看。
至于《EVE》……
还用解释么?
不过当下的《EVE》还比较简陋,BUG也多,而且玩家们还处在开荒阶段,游戏体验不好,方杰暂时没有在直播间里玩这款游戏。
其实他很想山寨一款《EVE》出来自己玩,奈何游戏引擎问题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