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就是直接收歌收来的,尽管这个观点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但所有人对此十分笃定。
可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人家的本事,有钱收歌是一方面,主要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那些唱片公司、歌手,平常不也收歌么,怎么就没收到这么多经典好歌,还是说眼瞎,错过了好歌,都被方杰给捡漏了?
这也使得方杰不仅没有被诟病,反而身上还多了一道慧眼识珠的伯乐光环。
许多音乐人创作出来歌曲后,第一时间就把DAMO发给了沸腾娱乐,就想碰碰运气,万一被方杰看上了,那自己的歌就必然大火,名利自然也就跟着来了。
这就进一步导致沸腾娱乐都没怎么为音乐事业方面的发展而发愁,大量的原创歌曲发到公司来,其中不乏真正优秀的歌曲,这些歌曲被收录分配给旗下签约歌手,不仅带火了歌手,也带火了歌曲。
又由于沸腾娱乐老是出爆款歌曲和歌手,然后这事儿又逐渐影响到了国内那些想要从乐坛出道或已经成名的歌手们,使得沸腾娱乐成为了他们的签约公司首选,形成了良性循环。
而那些已经有经纪公司的歌手,比如滚石音乐的梁静如,她发布新专辑之前,公司就把候选歌曲递交给了沸腾娱乐,花大价钱请方杰亲自帮忙参谋参谋。
然后方杰只花了2、3个小时把所有歌曲随便听了一遍,便利用重生先知先觉的优势,挑出了那些原本就属于梁静如的名曲,使其新专辑果然大卖。
这事儿后来被传的越来越邪乎,说是但凡他鉴定并认可的歌曲,大卖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以至于方杰脑袋上还被顶了个「乐坛鉴宝师」的特殊头衔,并被称为国内乐评第一人。
别人是唱歌、卖歌赚钱,他只用听歌就能赚钱,而且鉴定费用甚至超过了歌曲的版权费,这就没法说理去。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只说接下来这大半年时间里,华语乐坛被方杰的一系列骚操作搞得鸡犬不宁。
在50首经典单曲狂轰滥炸之下,国内的唱片公司们不禁瑟瑟发抖,只能看着沸腾娱乐在那表演个人秀,他们旗下所有歌手的专辑或单曲,全都更改了发售计划,直到半年之后才敢出来见人。
而这半年时间,也成为了华语乐坛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和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未来的华语乐坛生态影响极大,被后世业内人士称之为「沸腾之音」时期。
在这个时期期间,音乐行业和版权市场的规范完善,大量优秀歌曲的不断涌现,营造了良好的音乐环境,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