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不是堪称楷模的道德标兵,也不是心怀鬼胎的狠毒女人,对待丈夫已逝前妻的三个女儿,不虐待,不讨好,没有视如己出,也没有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只当她们是普通的子侄小辈儿。不说在村里,跟大多数类似的家庭相比,也算是不错了。毕竟,以前家里空守着一个破院子,祖宗留下的家底儿都卖得差不多了,家里过得紧巴巴的,也没见她像别家一样,早早打发女孩儿辍学去城里打工补贴家里,供兄弟读书,在某种层面上说,她其实比许多亲妈都做得好。
三个继女都不是读书的料,高中毕业之后就相继出去打工了。别家在外打工的姑娘,多多少少都会往家里寄钱,有些孝顺懂事的,甚至只留些零花钱,工资都交给家里。人家父母在村里说起来,脸上的骄傲和神气都不带掩饰的。为人父母的,倒不是惦记孩子的辛苦钱,你主动将钱交给父母保管,父母只觉着心气儿顺,感觉这孩子没白养活,知道跟父母亲。
而姜家三个闺女呢?一个赛一个的“精明”,对继母就不用说了,跟仇人似的,不找事儿就是好的,防亲爹也跟防贼似的。女孩儿家年纪轻轻的能这么为自己着想,也不算是坏事,至少日后不会轻易被人诓骗,姜老爷子难受了一阵儿,自我安慰一下也就不计较了。老太太作为继母,本就跟三个继女隔着一层,见她们亲爹都不在乎,当然也不会往心里去。
可让老太太无法忍受的是,在明知道家里供亲弟弟上大学欠了不少外债的情况下,老三成婚的时候竟然一开口就要五万的陪嫁,老大老二不仅不劝着,还商量好似的一起来闹,说自个儿之前结婚只陪嫁了一万,仨闺女得公平,另外四万要补上!
她们打工那么多年存的钱一分没给老父亲花过,儿子都知道勤工俭学挣钱给父母买身儿衣裳,她们连袜子都没买过一双,还想方设法地从老父亲口袋里扣钱,这能不让人心寒吗?
“……你爷爷当时就气厥过去了,差点中风,那三个不孝女躲得远远的,生怕让她们出医药费!你说,这还是人吗?养条狗都比养活那三个白眼儿狼强!”老太太一脸恨意,“这几年见你表叔发展得不错,咱这破村子也走了运,她们倒是想起亲爹和亲弟弟了,没少撺掇你爷爷卖宅子,说什么卖了钱给弟弟在城里买套房,接我们老两口去城里享福。我呸,真当我们是傻子啊,介绍个人给我们开价还不到二百万,好点儿的地段一套房都买不到,她们也真开得了那个口!……你表叔走得突然,她们不说帮衬帮衬,最先惦记咱这点儿家底的就是她们,还联合外人逼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