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在下路,莎弥拉牛头这种版本强势,没把对线打穿!”
“加一。同觉得是KOG下路有问题,蓝色方先抢拿了莎弥拉,结果这场感觉Fly跟隐身似的,完全没声音!”
“MG的康特位效果显著,KOG先抢没有明显作用,一来一回就有差距了!”
“……”
网络讨论的同时,凤巢体育馆现场,KOG战队的休息室里,多拉贡教练也在耐心地给队员总结上场比赛出现的问题:
“下路打的进攻性不够强。”
多拉贡教练翻着他的速记本,缓缓道。
被点到名的Fly脸色有点发红,不好意思道:“教练,对面的下路打的……我有点找不到机会。”
平时排位的时候,他倒是也跟黄麟撞到过,只不过Rank局里是盲选,而且匹配的路人辅助配合也不像比赛这样默契。
那时候Fly感受到的压力还没有这么大。
结果比赛上两人真刀真枪的开始对线时,Fly才猛然发现,压根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赛场认真起来的黄麟,对线打的那叫一个无懈可击!
莎弥拉的英雄机制,更偏向于突脸进攻的“爆发型ADC”。
QWE的基础技能组,都是对拼起来强到没边,但不适合用来消耗的类型。
大招效果也差不多。
说白了。
莎弥拉需要辅助帮他打出先手控制,他就能接上后续控制,以及骑脸倾泻爆炸伤害。
但对线起黄麟和白毅的EZ+大树组合,Fly的最大感受就是“找不到先手机会”。
想找机会强行打架换血逼技能的时候,黄麟的站位要多稳有多稳,一见情势不对,缩起塔来毫不犹豫。
能开到的辅助大树,身边往往又是一堆小树苗。
更何况,大树的控制技能比牛头只多不少,莎弥拉真要冲上去开打,往往需要越塔,那种情况下,吃亏的还不一定的是谁。
对线一直找不到打架的契机,想跟EZ和平发育,黄麟那边又时不时地靠着普攻、Q和W技能打几下消耗。
还有主E技能加点,树苗满地乱丢的辅助大树。
消耗起来,搞的Fly叫苦连天。
得亏莎弥拉在出装方面优先做各种吸血类装备,靠着普攻小兵,他的线上续航能力还算可以接受。
不过KOG的下路顶多只能掌握线权,却始终找不到“打穿”的方法。
“教练,MG的下路实力比常规赛的时候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