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一十五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4000)(3 / 5)

选择假死来躲避灾祸,又立刻来到这处秘境毁掉了“丹朱”的假托遗世之物,自己施展“尸解法”苟且偷生的同时,也将自己的野心寄托到了儿子大禹身上。

也是因为“鲧”损坏“丹朱”的假托遗世之物事出突然。

以至于“丹朱”的分身还未来得及返回这处秘境便魂飞魄散,因此自然也没有机会去补充记录后来的事情。

所以才漏掉了后来“丹朱”正式与舜帝争夺帝位的精彩部分……

另外还有一件有趣的事。

大禹其实也并非是顺顺利利的接受了舜帝的禅让,又或者说舜帝其实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将天子之位交给了大禹。

因为与舜帝继位时的情况一样。

大禹继位之后不久,舜帝的儿子商均亦是不知用何手段重新夺回了帝位,而天下诸侯又是如同对待“丹朱”一般,弃之而拥护大禹,最终的胜利者又变成了大禹。

甚至到了大禹退位的时候。

也是同样的剧本,帝位先是落入一个叫做“伯益”的人手中,而后大禹与涂山女娇所生的儿子“启”又发动政变夺去了帝位。

不过与“丹朱”和“商均”不同的是。

“启”最终坐稳了帝位,正式完成了从“公天下”向“家天下”的历史性转变。

所以。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

哪里有什么和平禅让?

那些不过是后世人们粉饰出来的太平景象罢了。

能够理性解读历史的只有人性,从古到今许多事情都已经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人性!

好人?

坏人?

圣人?

伟人?

只要是人,便永远无法避开人性的束缚,所有人都是人性的奴隶,没有对与错,没有是与非,没有正义与邪恶,有的只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罢了。

……

话至此处,吴良心里也清楚。

左慈不过是个前来寻宝的猎人,能够说出这么多已经颇为难得,自己的这些推测定是很难从他那里得到验证,也没必要与他讨论的太多。

只有一件方才甄宓提到的事情,他却不能就此放过,于是沉吟片刻继续问道:“元放兄,我见这‘尸解法’中还写明了另外一个颇为厉害的本事,不知你是否已经掌握?”

“哦?不知有才贤弟说的是什么本事?”

左慈疑惑问道。

“令所有人消除于你有关的记忆的本事。”

吴良似笑非笑的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