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一十九章 活着的液体!(4200)(3 / 6)

规模的盗墓活动,并且针对的还都是那些王公贵族的陵寝,怎么可能搜罗出来如此惊人数量的“九窍玉”?

而距离如今最近的载入史册的大型盗墓活动,似乎便只有这一次。

当然。

墓中盗出来的那些真正之前的黄金珠宝,自然全都要归董卓所有,彼时吕布还是董卓的义子与下属,想来并不敢私吞,至少不敢明目张胆的私吞。

而剩下的一些不太吉利的边角料,诸如这些从死人身上扣出来的“九窍玉”,再比如那块已经破损断裂的玉板,董卓是肯定不会要的,倒是有可能赏赐给吕布与下面的人。

那么这些东西又要如何处理呢?

如今这世道,天朝的百姓连饭都吃不起,如何能够消费得起这种不能吃不能喝的奢侈品,何况他们的社会地位亦是没有资格享用玉器。

而天朝的士族对玉器又十分了解,更加不会对从死人身上扣下来的“九窍玉”感兴趣。

所以这玩意儿就只能运送到西域,去忽悠一下对玉器只有一知半解的外地商人还差不多,倒也算是物尽其用了,说不定这样转上一圈,经过一定的改造之后又会换成另外一种形态回到中原,摇身一变就成了抢手的稀罕东西,就像后世许多国产的东西去国外转上一圈,反倒就可以变成进口货物高价销售是一个道理。

吴良倒不在意这些,他在意的是那块疑似卫青用过的“笏板”的玉板。

按照这样的推测,这块玉板极有可能便是在吕布率众盗墓的时候发生了破损,于是便成了不入眼的边角料,扔在这一堆“九窍玉”中运到了这里。

如此一来,找不到缺失的部分亦是合情合理。

没准儿缺失的部分已经碎成了很小的碎片,基本没有了价值,自然也就没人再感兴趣,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

这不巧了么这不是?

作为东汉末年盗墓界的后起之秀,吴良对吕布这位办过大事的“前辈”可不仅仅是早有耳闻,其实还有不少比较复杂的念头。

他一直想与吕布接触一下,最好能够进行一番友好和善的交流。

如此他便能够从吕布口中听到一些感兴趣的见闻。

比如吕布对盗墓有着什么样的看法与见解,又掌握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盗墓技巧;

再比如吕布当初在盗取东汉皇陵与茂陵的时候,是否见识过一些不为后世人所知的奇珍异宝与惊天秘密;

再比如吕布是否还盗过其他的陵墓,有没有发现什么比较重要的历史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