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六十七章 八阵图(4200)(3 / 6)

又循序渐进、延绵不绝的台阶或是斜坡,便有可能制造出一个能够欺骗人类感官的闭环陷阱,使人感觉永远在“上行”或是“下行”,其实从始至终只是在一个并不算长的闭环中行走,永远都无法走到尽头。

这便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悬魂梯”。

可惜吴良暂时还没有进入陵墓,不曾看到陵墓内的墓道情况,所以也不能贸然做出判断,只是先将这个小细节记在了心里。

不过,与诸葛玄相比起来,吴良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这优势便来源于“随侯珠”,“随侯珠”的亮度与照明范围绝非火把与油灯可比,并且完全不用在意燃料的问题,这可是真正的宝物……

事到如今。

吴良觉得从诸葛玄身上已经不可能再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转而又看向了一脸懵懂的诸葛亮,忽然开口问了一个在众人听来极为突兀的问题:“诸葛贤弟,你可曾听说过‘八阵图’?”

“有才哥哥,你在与我说话?”

诸葛亮也是微微一愣,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

“不错,贤弟可曾听说过‘八阵图’?”

吴良放慢了语速,一字一顿的问道。

“八阵……图?”

诸葛亮更是一脸疑惑,显然根本就听不明白吴良说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而且不只是他,旁边的其他人也是同样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他们一来是不明白吴良忽然向诸葛亮这个小屁孩询问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二来才是不明白吴良口中的“八阵图”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没听过就算了……”

吴良却并未进行更多的解释,只是假装漫不经心的笑了笑……诸葛亮的反应,便是他想要得的答案。

“八阵图”其实也是吴良对于墓中“阵法”的一个主要怀疑方向。

这玩意儿无论是在后世发现的正史史书中,还是在许多颇有历史渊源的文学作品中,都几乎快成了诸葛亮的代名词。

不过正史史书中只是很笼统的提到了诸葛亮曾“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并未记载“八阵图”的具体效果。

甚至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还为此作了一首叫做《八阵图》的诗: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诗说的便是诸葛亮与“八阵图”的故事,由此可见诸葛亮与“八阵图”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虽然诗中依旧没有描述出“八阵图”的具体效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