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平哑然失笑,道:“别人申请经费可能会浪费时间,你不会。”
杨锐奇怪的问:“为什么?”
申请经费绝对是研究员此生最大的挑战,比娶老婆都难。在杨锐读研的时代,申请4万块钱的经费,少说要耗费50个小时,因为这多数是在学校内的申请,至于5万元以上的经费,那对申请者来说,绝对是令人窒息的考验,光是几十个章子盖下来,就够呛了。后期的经费管理,还开发了所谓的换章制度,也就是拿着老板的章子去换财务的章,再拿财务的章去换科技处的章,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你不能再同时去盖好几个章,而要一步步的走下来,耗费时间不知凡几。
就杨锐想来,80年代申请经费应该更难了,毕竟,现在人的钱少,资金也少……
许正平也是申请经费申请到吐的男人,这时候却是分外羡慕的道:“你的特别申请函,本身就是内定了经费的申请函,你面试不要太糟糕,肯定会拿钱回来的,用不着多长时间。”
“一次面试结束?”
“就算两次也不算浪费时间吧。”许正平叹口气,道:“一次。”
范振龙在旁边握拳道:“杨总,加油呀,我们的经费,都看您的了。”
杨锐不禁笑了起来,对自己的新名字也没什么意见。
许正平道:“我估计最少能有五六万的经费,不知道卫生部今年大方不大方,多的话,可能有十一二万呢。可惜你刚做出来这个基因测序,要是发表出去的话,说不定能多混多少回来。”
“不发表出去也没问题,就咱们生物学的范围内,比基因测序更高科技的,有一个算一个,数不出五个出来。”范振龙坚定的用学术知识拍马屁道:“如果遇到内行的,那不用说,咱们只要说是基因测序,人家就知道一个jmc跑不掉,如果遇到外行也没事,就给他说是用来准备做克隆的,一听就明白了。”
许正平大笑:“注意不错,损了点,克隆和基因测序联到一起……”
“对外行,你不能说的太内行,人家能知道克隆就不容易了。”范振龙有点得意自己的点子。
杨锐点头,道:“我表述注意一下没问题,对了,几个委员?总有内行吧。”
“肯定有内行啊。”许正平笑的诡异。
接下来两天,杨锐闷头写出了腾冲嗜热菌s5基因片段测序,顺手寄给了jmc。
中国学者其实不太喜欢jmc,因为jmc的影响因子相对比较低,只有4。0左右,但相比它的影响因子,发表jmc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