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八章 范仲淹(2 / 3)

黄麻。

范仲淹打开诰命一看,然后整个人顿时愣住了。

这样的反应,不由让一直观察他的张纶有些失望。

剧本不对啊!

希文难道不是应该开心吗?

虽然治水是一件苦差事,但希文的家乡就在苏州,且以希文的才干,办好这件差事应当不难。

有了治水之功,朝廷肯定能看到希文身上的才华,自此,希文的官途不说一路通畅,但也比之前要强。

起码不再是默默无闻。

对于范仲淹的才能,张纶是极力推崇,文学上的修养自不必提,引据论典,出口成章说的便是希文这种人。

更让他惊讶的是范仲淹的办事能力。

自范仲淹上任以来,西溪镇的盐税提高了将近三分之一。

最难能可贵的是,盐税的提升,并不是以压迫盐民为代价换来的。

张纶之前就是靠盐业起家的,自然知道其中的难度。

一人独处时,他时常会想,如果手底下的人都似希文这般能干,何愁大宋不兴。

其实,张纶也知道他自己的短板,论功绩,他不比人差,差就差在出身上。

他不是进士科出身。

但希文不一样,希文是正儿八经的进士,他被派到泰州当监税官,不是因为能力不行,也不是因为没有才华。

只是单纯的因为没有背景,朝中无人。

不然的话,希文怎么可能会在西溪蹉跎光阴?

“希文,你脸上怎么不见笑容?”

少顷,张纶直接问道。

“使君。”

范仲淹长揖一礼:“多谢使君举荐!”

“别!”

见状,张纶连忙往旁边一闪,随后对着北方遥遥一拜。

“希文,此事我可不敢揽功,举荐你的人不是我,而是官家。”

张纶和王曾是旧识,两人虽然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也算有点关系。

早在中书诰命抵达之前,王曾的书信就先一步赶到。

书信中,王曾简略的将当日的情形描述了一番,信中末了,王曾还顺带提了一句范仲淹。

官家为什么会提到一个盐税官,对此,王曾也感到很奇怪。

“官家?”

听到此言,范仲淹更加不解了。

官家今年才十三岁吧?

他是大中祥符八年考中的进士,那时,官家还是个五六岁的娃娃。

另外,他及第之后便外派出了京师,至今已七年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