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八十三章 多宝山(2 / 3)

翻上一番,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相比于未来,区区一座金矿,并不值得不计代价的暴露自身实力。

如果要在金矿上死磕,那么面对一波又一波的进攻,老金沟势必会成为清廷,乃至毛子、鬼子目光关注的焦点。

若是将清廷打的太狠,对方必然会心生怀疑,一支来路不明的山匪,哪来那么强大的实力?

是不是有什么人在背后支持?

清廷虽然无能了一点,当地的官员虽然腐败了一点,昏聩了一点,但清廷毕竟还没有倒,如果这件事越闹越大,引起满清皇室的关注。

届时,即便挡住了清廷的进攻,也是得不偿失。

“不用了,过段时间,等清廷发兵了,先打退几波之后,在佯装撤退即可。”

“明白!”

大金粒虽然觉得就这么放弃有点可惜,但谁让这是李杰的命令呢,只得点了点头,依言照办。

“老金沟的事就这么决定了,说说嫩江铜矿的事吧。”

嫩江多宝山铜矿是一个特大型斑岩铜华夏五大铜钼矿床,同时也是国内第三大铜矿之一,该矿的特点是储量大,埋藏浅,易采易造,部分可露天开采,综合回收利用价值高。

自古以来,华夏都是一个极度缺铜的国度,古代如此,清末民初如此,后世亦如此。

众所周知,子弹通常都是用黄铜制作的,铜的延展性好,有强度,同时黄铜比刚更耐腐蚀,但后世国内造子弹却采用钢制。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缺铜。

虽然国内缺铜,但东北境内的黄铜资源却很丰富,二战时期,关东军占领东北后,便利用了东北地区丰富的黄铜资源造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再过几年,清廷就要完蛋了,到时候李杰势必要扩张自身的势力,乱世之中,扩张定然离不开军火。

单纯靠‘进口’军火,绝不是长久之计,君不见后世的那些军阀,有多少人被军火卡了脖子?

为了不被他人影响,自给自足是很有必要的。

造枪,造炮,都离不开黄铜,因此,拿下多宝山铜矿是很有必要的。

大金粒作为跟随李杰最早的老人之一,尽管李杰没有明确告诉他未来会怎样,但一斑窥豹,根据老大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他基本上已经弄清楚了老大的心思。

截至目前为止,老大的所作所为全都在暗自扩充手下的兵马,不论是中成药,西药,还是开矿办厂等等,无不是为了筹措资金,储备实力。

因此,大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