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二章 等待与搜寻(2 / 3)

“咦,传文呢?”

此时,朱春山忽然发现朱家老大并不在帐篷附近,于是随口问了一句。

“哦,老大刚刚出去了,说是四处逛逛,一会就回来,怎么了?”

朱春山摇头道:“没事,俺就随便问问。”

其实,朱春山并不是随口问问,而是另有目的,结合眼下的情况,他琢磨着,这船恐怕一时半会是开不了了。

总是这么耗着,终归不是办法。

既然海路不畅,那就走旱路!

他找李杰,就是为了和对方商量一下,到底是继续等着走海路,还是直接放弃海路,该走旱道。

本来,走旱路并不在朱春山的计划之内,毕竟老朱家的几口人,老的老,小的小,走旱路实在是太过危险。

然而,朱家老大却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朱家老大一个人赤手空拳就能放倒十几个‘胡子’,有这样的武力值,即便是走旱路,危险性也不会太高。

唯一令他担心的是,老朱家几个人都没出过远门,经验不足。

‘唉,实在不行,俺就再送他们一程。’

朱春山此次回齐鲁,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将朱开山的消息告诉老朱家的人,二是担任齐鲁地区义和团的联络员。

严格意义上,前者只是私事,后者才是公事。

龙口码头。

李杰一边走着一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今天出来其实并不是为了闲逛,而是为了寻找一个人。

他要找的这个人名叫‘夏元璋’,也就是原著中元宝镇的夏掌柜,同时,夏元璋也是老三朱传杰的老丈人。

剧情中,老朱家一行人和夏元璋是在前往旅顺的船上认识的。

当时,客船即将抵达旅顺,但就在这时,船只传入了日俄舰船交战的海域,结果被双方的炮火殃及池鱼,船帆被炸毁了。

清末时期,民用的船只仍然是以帆船为主,动力全靠海风。

帆没了,船只就只能随波逐流。

然后这船飘啊飘,一直没能飘上岸,乘客们带的干粮大多都吃完了,夏掌柜也不例外。

就在夏掌柜即将饿死的时候,正是老朱家给了他几口救命粮。

自此,两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夏掌柜为人讲诚信,富有同情心,并且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一直没忘老朱家的救命之恩,后来便将老二传武和老三传杰招进了自家的商号里。

后来,聪明伶俐,少年老成的朱传杰,不仅从夏掌柜身上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