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344 人事调置,底盘草成(3 / 4)

冠冕唐皇 衣冠正伦 3093 字 2021-10-05

省官长,都定在了明年春日。

有鉴于目下黑云压城的严峻形势,李潼也只能在心里盼望郑杲能熬过这一轮风波,不要让这来年长约、贺喜成了话别乃至于吊唁。

不过,虽然彼此之间不能更加情炽一步,但能跟这样的司选官员达成默契,也令李潼受益匪浅。

唐代选官任官,虽然已经形成一些定式,但是司选官长的主观意图仍然占了很大的比例。

像是贞观年间的马周、高宗朝的裴行俭、薛元超等人,都因司职典选、知人善用而著称。

而这些人身后声誉得到褒扬称赞,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归咎为大量选官失意者们心理作祟,我所以不登大位,不是我才器不足,而是没有遇上那种知人善用的长官。

人才高低,本身是没有一个标准的。人人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自然也就难免口舌。所以开元年间,裴光庭担任宰相的时候,引入《循资格》,以年资作为官员授用的一个重要标准。

此法当然是褒贬不一,非议者主要集中在不问才能、只凭资格,鹤发老叟、自登高位,所以施行不久便被叫停。

但凡事想要受其惠利,自要受其弊病。天宝名相杨国忠,倒不是凭资格选出来的人才,身兼几十职,以一人之力做成了房杜姚宋四个人加起来都没干成的大事业。

权贵们所以抨议循资格,就在于此法太过透明公开,让可操作空间大大缩减。寒士们抨议此法,那就是谁不希望自己平步青云、四时仕宦?

李潼现在当然也是不喜欢循资格,他门下故员多有秩满而守选者,现在既然走通了典选主官的门路,当然是要大行方便。他本来就起步晚,如果还不偷步,那真是等死吧、没救了。

对于门下故员,李潼心里自然也有轻重档次之分,首先需要关照的自然是刘幽求等一批老人。

刘幽求在兰州就任司仓参军未久,借着这一次安西军功,李潼便打算将之由州佐下任为一地县令,掌握了一地主政权,这对于敢战士们于陇右扎根经营裨益极大。

守选不久的还有张嘉贞与王仁皎,按照惯例,这两人几年之内难得新授,现在当然不需要管那套。李潼也早已经传讯让这两人赶紧返回神都,参加冬集铨选,见缝插针,最好是安排在近畿有实权的位置上。

西京城的史思贞等人,李潼暂时不打算调动。接下来西京将成酷吏们的狩猎场,在这种时刻,能苟得住就是胜利。

神都这里还有一个神龙政变的种子选手桓彦范,不过眼下李潼在禁军体系中还乏于经营,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