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公元年,孛儿只斤·蒙哥命二弟忽必烈在开平府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绝后,隆重盛大的御前释、道教大辩论。
释教方面,以那摩国师为首,另有萨迦派教主思巴(后为忽必烈帝师),共有三百余僧人参加;道教方面,以掌门张志敬真人为首的全真道士二百余人参加。
这五百多人均为当时鼎鼎大名的高僧道众,从这些人中又精挑细选了释、道两教各派十七人参加辩论,辩论会上,主要的辩论焦点就是《老子化胡经》和《十一化图》。
结果在众目睽睽之下,东土全真众修士被驳的大败,道士樊士应等十七人诣龙光寺削发为僧。
从此后东土道士们再不敢提释教乃是老子李耳创立——之后忽必烈甚至命人为此事专门立有一块石碑,以证历史。
至少从这一点上来说,释教与道教是完全没什么关系的,伊青的眉头皱了起来。
玺丘似乎明白伊青所想,轻声赞道:
“伊青小姐学识渊博,精通理术,不入道释实属可惜!敢问小姐,单说释教,在乔达摩·悉达多之前是哪位佛陀?”
伊青想了想:“贤劫千佛中乔达摩·悉达多是第四尊佛,前一个世代,就是贤劫第三尊佛……应该叫迦舍博,又称迦叶佛(??????,Kā?yapa)。”
玺丘点点头:“不错,那再问小姐可知道乔达摩·悉达多何时何地成正觉,何时何地圆寂?”
“三十五岁在菩提树下成正觉,十岁于两棵娑罗树之间圆寂。”
“那迦叶佛呢?”
伊青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玺丘道:“迦叶佛在人寿两万岁的世代,于尼拘律树下成正觉,至于何时圆寂,老朽亦不知。”
切!伊青哼了一声:“那你问这有什么用?”
玺丘笑道:“伊青小姐就不感觉奇怪吗?乔达摩·悉达多只活了十岁,而迦舍博却活在一个人均两万岁的年代。那你可知道,这两位之间相隔了六百亿年!”
伊青隐隐觉得对方在引导什么,反道:
“所谓贤劫千佛,说的是每一个世代的劫难来临之前,都会诞生一位佛来拯救世人。如果跨度长达六百亿年,那么不好意思,目前我们生存的宇宙也只有一百四十亿年左右。”
玺丘笑而不语,伊青不明白了:“你到底想说什么?”
“伊青小姐经历一切,千难万险,就差那么一点,便能悟透真道,可惜可惜!”
“说实话我还有好多事要忙呢,哪里来空和你在这儿探讨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