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飞翔的瓦杜丁2(1 / 5)

?以下是由书友"五湖肥人"提供的外传,从名字上看,似乎有续集?

期待中…

感谢"五湖肥人"!

******

宇宙空间是没有阻力的.因此,在理论上,只要保持动力不断,任何飞行器都能达到极高的速度,何况是以速度见称的MA?

但再凶猛地鸟儿也要归巢,军舰或者基地里安装的MA回收装置可是有速度上限的,所有MA必须在接触阻尼器前自行减速到安全范围.如果某个驾驶员兴奋过了头,速度太快,用尽燃料也不能满足降落速度的要求的话,那他就只能在冒险进行场外迫降和变成彗星之间进行"艰难"选择了.当然,莫比乌斯的设计师很体贴地为驾驶员们设计了专门的超速指示灯,如果MA的剩余燃料不够降落减速所需,驾驶舱里就会被橙色的闪光填满.

格利马尔迪战线的展开,有些出乎联合宇宙军总部的意料.于是,严重减员的第124近卫歼击航空兵师的恢复工作,进行得既迅速又草率:

在联合军月球各基地,分散着许多等待重新分配部队的闲散士兵,其中不少是经历过多次战斗的老手.在联合宇宙军总部的授权下,他们把大量的部队缩编,有经验的机师被集中起来组成精锐航空兵部队,其中有些发展成为了这场战争中著名战斗团队.比如海军航空队第17中队(VF-17,骷髅)海军陆战队航空队第214中队(VMF-214,黑羊),等等.

对了,其中也包括了第124近卫歼击师.

虽然在整个战争期间,这些"精锐部队"的指挥官也不得不被迫接受海量的菜鸟混进自己的行列中凑数(好的飞行员总是不足呀).但最重要的意义恐怕是,上面已经将他们和那些炮灰一样国民警卫队航空联队(师)区分开来,不会随意让他们投入那种毫无希望(或者意义)的战斗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讲,哈尔巴顿说"战场上死了多少士兵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是何其严重的污蔑──至少,如第124师被歼灭了的话,肯定会有一大堆人懊恼的……

我们还是回头来看我们的瓦杜丁上尉(北极熊的军衔总是来得不低)──他换了新机体了.当然,不可能是Dagger…

但也得承认,这次送来的莫比乌斯block30型可是个好东西.联合的设计师们直接抄袭了GINN的聚焦式电热化学火箭发动机技术,来改进莫比乌斯的姿态控制发动机,使得莫比乌斯推力不足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较之前的型号,block30型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