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六章 讨伐 二 T字横头(1 / 7)

?"全舰队,右舵40°,'塞琉古'号保持巡航速度,'蒙哥马利'(和僚舰)引擎70%出力,'邓肯'号最大战速──我们去抢T字横头…"雷米踌躇满志地下达了命令──正是因为我们只有一艘巡洋舰,才更需要摆好位置发挥全部侧舷火力呀!~~

******

根据联邦(联合)军的作战条例,典型的巡洋舰炮战距离以500公里至800公里为宜.这是在长期演习中得出的宝贵数据,即使在出现了中子干扰之后,凭借素质高超的炮手,辅以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红外成像仪、以及大功率激光雷达,这个数字仍然可以维持在500公里左右──只不过,再狂妄的ZAFT军舰也会在先此距离之外释放MS冲散联合军的队形后才敢迎上来,绝大多数"纳尔逊"级都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罢了.

装备8门主炮的"纳尔逊"级,比"阿伽门侬"级和各种型号的ZAFT军舰都要适合这种古老的战术,自有其独特的原因:

舰队间远距离炮战,在充分考虑了装备、技术、人员、士气等等可能与不可能的影响因素之后,最终剩下的,只是一个纯粹的概率学游戏.500公里的距离上,再精密的仪器、再先进的计算机、再训练有素的炮手,单炮的命中率也不会超过2%.但是,如果一次齐射中拥有同样的8门主炮,其命中率(至少命中一发)便可提高到1-0.98^8=14.9%──这亦是多炮塔神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基础……

***

不过,"纳尔逊"级较为保守的主炮,向来争议颇多──即使线性加速炮能在短短的几十米中,就赋予重达数百公斤的炮弹10km/s的炮口速度,但它也要花上50余秒的时间才可以跨越长达500公里的距离;加上携弹量有限,使得巡洋舰的炮击必须精打细算.

实际中,"纳尔逊"级的射速只有每分钟1"轮(真的找不出合适的词)":10秒中内打出4到6次齐射,其中不仅计算了敌舰在当前状态下的提前量,还要预测对方为了躲避本舰的首次齐射可能做出的规避动作以及运动状态(所谓"提前量的提前量",最经典的情况就是:敌人被前几次炮击驱赶,结果落入最后一次齐射中杀伤区域之内);而在其他时间里则重新捕获敌舰的速度和姿态,疯狂占用舰上主机的CPU和内存,为下一轮炮击做计算准备──总之,1-(1-0.149)^5=55.4%的命中率足以令舰长们欣慰了.

***

相比之下,ZAFT军舰广泛使用超大口径"光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