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mS部队的名额大打出手;基地司令也由各军种轮流担任.获益最大的还是海军,起码他们又多了一位五星上将.后来,宇宙军又用所有用于支持大气层内作战的卫星(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些卫星,不是PLaNT那种大"卫星")所有权换取了招募新兵的自主权——这在消除军种隔阂上起了巨大的作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宇宙军的行政、财政也日趋独立,但它还是不曾拥有过任何一名"自己的"士兵…
原来…那,"临时"呢?写了这么半天的家伙原来只是个龙套吗?
事情还是要从万恶的《兵役法》说起,《兵役法》严格地规定了正规军、预备役部队、民兵和国民警卫队的人数,甚至详细地列出了每一级军衔的人数.军方当然希望能根据形势调整部队规模,也希望可以按实际情况任命各级军官.虽然硬性规定官兵人数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任何国家尤其是民主国家,对于政府的暴力机器始终怀着深深的警惕,怎么可能允许一只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军队.不过,保证军队战斗力也是国会愿意看到的,《兵役法》中的数字也可以微调,当然是在国会的监督下——参议院的军事委员会对各级军官数量的关注度达到了个位数的级别.所以,在和平时期,升官的道路是极其艰险而漫长的——要是真那样雷米也就不参军了.好在依据《国防法》,在紧急情况下,议会可以授权政府增加军队数量,如ce.68年就通过了征召40万新兵的《托马斯.克劳德法案》(由托马斯.D.克劳德议员提出后获通过,史称《征兵法案》).该法案允许政府从预备役部队、民兵和平民中招募人员,同时,它还体现了战时放权的精神,只笼统地规定了军官、士官和士兵三个阶层的总人数,而没有再详细到每一级.但是,《征兵法案》中的士兵们,等到战争结束之后,除非修改《兵役法》或者通过新议案,他们都只有一个选择:复员、回家,毕竟这只是一个紧急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军人生涯仅仅是"临时"的而已,并以此和职业军人区别.强调一下,"临时"只是指这位军*后就会退役,这两个字也仅会出现在档案和任命书里,其他任何方面,服饰、礼仪、称呼、待遇、地位,临时军衔都和正式军衔没有差别.
雷米是现役军人吧?对呀,雷米的正式军衔是"海军中尉"啊…
虽然战时升迁的速度非常快,但真正会被提拔为中高级军官的还是现役军人和预备役部队的军官们(预备役里几乎全是军官——他们本来就是扩军用的),那些仓促投入战场的新兵的唯一机会只是提供源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