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唐揖就和二黑带着两瓶酒出现在农场里,二黑象抱着婴儿般护着两瓶酒。唐揖看着就好笑。昨晚两人商量好说辞,就是这是二黑从外边带回来的,至于酒母的事则托到唐揖父亲的祖辈上面了。
大黑已经瘦了一圈了。见到唐揖和二黑很是唏嘘了一番。不过他的精神很好,兴致很高,拉着唐揖介绍了一番,原来农场的改制架子已经搭了起来,基本就是唐揖两次说的那些。
农场成为全员股份制,一共三百六十个家庭,每户一份股份,三十四个中层干部每个另算一份股份,九个厂部干部是算二份,公家算1000份,其中直属上级500份,农场500份,农场要管全员医疗教育、退休员工的保障。
一共分为九个分公司:酒业、食品、养殖水产、粮食种植、水果林业、畜禽养殖、后勤服务、仓储运输和销售。原先农场的所有资产全部清查分割并入分公司,各个分公司也是全部成立,建账建档,资产人员分配完毕。
九个分公司都是总公司主要负责人兼职为总经理,常务是原中层干部中选拔出来的,基本可以胜任,同时也清除了一些原本混日子的,不过没有赶出农场,而是拿了一份股份,没有工作就没有工资但是享受保障,所以也算就摆平。
平时总公司这边只有一个常设的管理处下设人事科、档案科、财务科。一旦有重要事宜会通知相关人员处理。这样一来中层以上多拿股份就多一份责任,倒也合理,加上分公司的业绩直接和收入挂钩,人人都是干劲十足。
唐揖点点头,创业初期都是这样子的,问题会一点点冒出来,在后面逐步激化,逐步解决,实在不行还可以进行重点的调整。唐揖对于农场现有的班子还是比较欣赏的,至少改制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的贪墨,流失或者以权谋私等问题。
不过这个公司是直接从农场改制过来的,还是存在人浮于事,管理人员素质差,缺乏流动资产,缺乏设备投入,缺乏有效的职工培训机制,缺乏销售手段和渠道等问题。尤其是酒厂和销售公司。
偏偏这两个公司,一个是农场投入最多的企业,一个是乔子林自己负责,却是从头搞起来,一穷二白的。所以把乔子林这个大黑胖子很快熬成了黑瘦汉子。原先酒厂的酒,那是低端产品只在裕城县乡销售,价廉质次。
听说唐揖过来看看,大黑直接把副场长级别的酒厂总经理管文化叫了过来。管文化就是一个常年在乡下酿米酒的,让他搞中高端白酒,简直是赶鸭子上架。一过来就闷头坐在那里不吭声,眼巴巴的看着唐揖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