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三章 方君华的疑惑(2 / 3)

“我们可以直接将后续的文章发表在JAMA的主刊上面!”

“如有打扰,敬请抱歉。”

而且,除了这个子刊发来的约稿函外,JAMA的主刊,也发来了这么一篇内容几乎相同的约稿函。

方君华粗略看这约稿信息,其实还是比较兴奋的,JAMA乃是医学界四大殿堂级别的期刊之一,能够得到它们的约稿,方君华教授自然是开心的。

但是待一细看之后,方君华教授差点就骂人了。

我一个消化内科的国家级实验室,你给我来一份关于骨科肿瘤的约稿函,

你是在骂我还是在侮辱我?

难道这是玩笑?

所以方君华教授就找到了相关熟悉编辑的联系方式,通过VX进行了沟通之后,才发现,

原来,通过还真是有人通过她的实验室为依托单位,在JAMA的子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而且,因为这篇文章,很有可能改变骨巨细胞瘤的认知和治疗,

所以,对方迫切地想要知道当前的实验进程和实验的后续,而且希望方君华能够考虑JAMA发表。

顶级期刊的影响力,与发表的文章,息息相关,期刊想要更加扩大影响力,唯一的途径就是发表更高质量的文章,而那篇文章的后续,可能真的可以让JAMA的影响因子,再提升个一分都有可能。

可不要小看这一分。

一篇文章能够提高一分的影响力,那必然是非常重大的突破和发现,需要拥有特别高的文献引用率。

如果后续在JAMA上进行发表,那么以后所有骨巨细胞瘤方向的文章,都需要对其进行引用。

甚至这个现象持续到五到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有可能。

就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穷追不舍了。

方君华教授哪里知道到底是谁啊?

而按照杂志的规矩,在文章没有正式刊登之前,他们是不允许把文章的原稿对任何第三人进行泄密的,以防对方在其他的杂志上进行发表。

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只要原稿作者把投稿记录等揭露出来,

那么打破了这一禁忌的JAMA Oncology就会遇到最大的诚信危机,再也没人敢给他投稿,并且,就连主刊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对方的编辑在得到了方君华教授否定的回复后,也是一脸莫名。

只是抱歉一声,就断了回话。

再次开始联系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岂不知,这就是通讯作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