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镶王从边疆托人带来的奏折,说是一定要面呈皇帝的,既然皇帝都看见了,那就打开看看吧!”太后见皇上已经注意到桌子上的东西,于是立刻说道。她是答应过杨幕雨要将奏折交给皇上的,现在皇上就在面前,而且也注意到哪份奏折的存在,因此她也不打算再费什么周折,而是直接将这个事情给说了出来,究竟皇上自己怎么打算,还得扛皇上的,只要是自己能尽到自己的承诺,就对的起自己在杨幕雨面前说的那些话了,其余的也就不是她去管的了。
“什么?镶王?”皇上听了太后的解释后立刻从太后的身边站了起来,一副吃惊和不敢相信的样子说道,此刻他的脸上出来惊讶外,更多的却是一种没有办法表述出来的气愤,要不是碍于太后再自己的身边,恐怕这会救已经大发雷霆了。
“怎么?皇帝这是?”太后似乎也不太理解皇上的反应,按说奏折到了皇上的身边,立刻打开看才是正事,怎么会有现在这样的反应的,不但不打开奏折看看里面内容,反倒端出一副惊讶和不敢相信的样子,连太后和他的母子关系都没有办法猜透究竟为什么,因此才会问皇上究竟怎么回事的。
“他在战场上私放敌将离开,导致援藏官兵至今还没有任何功绩,已经算是违反了军阀军纪,监军依法将他拘禁等候朕的圣旨进行处理,他还有胆子给朕写奏折!哼!朕一定要严惩不贷,否则军纪如何整顿?”皇上一站起来就一通的指责,看来前线的事情和珅他们已经上报给了皇上知道,先入为主了,使得皇上根本就不打算理会这份千辛万苦从边疆带回来的奏折。
“远在边疆的事情,皇帝是通过谁得知的?且不说镶王与哀家是姑侄关系,单就镶王战场救驾,几次三番为了皇帝出生入死,难道皇帝还不相信他对皇帝的忠诚?”太后感觉事态有点严重了,虽然她还不怎么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她却相信兰馨所说的一切不会有虚假,而这份奏折一定是能澄清那些别有用心的小人的诬陷的,否则也就不会在奉上奏折之前就千叮咛万嘱咐的说要亲手交给皇上了。
“今儿个朕收到军中杨如亭的奏折,将战场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已经清楚明白的说明,并有几万大军能够作证,您让朕如何相信镶王是清白的?再说朕本来怜惜镶王曾救过朕的性命,是打算在朝堂之上和大臣们一起商量如何处置镶王决定的,让大家公决,以示朕的公正和不偏不移,可是众大臣都一口咬定要严惩通敌之人,否则后患无穷,朕也无可奈何,要怪只能怪他自己不知自重,辜负朕的厚望!”皇上说道,他原本是想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