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达到20万套、30万套乃至更多,成本也会下降很多,除了这款1.0的发动机和后驱变速箱之外,说不定将来还会生产柴油机、前驱变速箱……
而如果是咱们自己自建发动机和变速箱生产线呢,产能、成本、管理……这些都是问题,而我不是很乐观的认为,在这些方面,我们可能全面落后于华腾集团,我们自己生产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成本极有可能比从华腾集团采购要高不少。”
说到这,吴副经理认真的说道:“从这个角度,我也更加倾向于与华腾集团合作。”
吴副经理的话很有道理,大家不由的纷纷点头。
但也有人提出了异议:“话不能这么说,老吴,难道咱们就不能扩大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吗?”
吴副经理肯定的点头。“只要保证资金,当然没问题。”
这话一出口,大家谁也不说话了:保证资金?你开始什么玩笑?!
吴副经理却是没有停下的意思,他接着说道:“另外我提醒大家,单单是一条年产3万台发动机的发动机生产线,需要的资金就要上亿,比咱们现有的汽车生产线的建设成本要高的多,一条配套的变速箱生产线的建设成本比发动机生产线的建设成本还要高一些。这么大的投入……我建议大家慎重考虑……”
慎重?
不用慎重了,当听说建一条年产三万台发动机以及配套变速箱的工厂居然要2亿多,大家就集体没什么想法了:虽然还没过年,但以阳历来算,现在已经是1994年了,而在刚刚过去的1993年,东莱运输车辆厂全年的销售金额才2个多亿,利润4000多万。
这么点钱,与建设一条发动机和变速箱生产线相比……
嗨,别想了,溜了溜了。
即便是李鹏飞,现在也开始觉得自建一个发动机生产线未必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放下了这个心思的他,挠挠下巴:“既然这样,那咱们就选择入股好了……嗯,我还是觉得3%的股份有点少,大家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让华腾集团多转让一些股份给咱们?”
对啊!
说别的也就罢了,可一说起这个,大家顿时就精神了起来:3%的股份确实是少了些,如果能够多拿一些股份那自然是再不过了,别的不说,分红的时候也能多分一些不是?
……………………
东莱运输车辆厂愿意入股华腾工业集团的发动机工厂的消息,让集团上下所有人都很兴奋!
经过与东莱运输车辆厂的反复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