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的位置也不好,建在万利广场的地下。
“老板,批发商城又分两个区域,一个是日用商品,包括人类日常所需的所有用品。另一个是食物商品,包括素食,肉食,海鲜,配料等所有食材。”婉君介绍道,那样子,似乎不想让沈十三进去太远,因为里面真的很拥挤,就像蚂蚁巢穴般,那种小推车,人力叉车,三轮货车,跟纯粹的苦力抗包者无时无刻不在穿插着。
且这个时间段还算好的,如果放在早上5点多的时候,那场面难以想象。
婉君说完,那两个策划者补充道:“批发商城虽然是薄利,可如果自己有着各方面的进货渠道,把各种各样都做起来,那比起上面的光鲜区域,还要赚钱。而且,万利广场的这个批发商城并没有被人垄断,没有形成一个最有利的市场规模。”
据这两人所说,沈十三到也明白了一些。
很简单,台湾岛本土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不管是日用品,还是轻工业商品,跟食物产品,他们都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需要向外面进购。
而进购这个东西,不是说你有钱就能买到,说个现实中很简单的例子:到了夏天,冰箱空调卖的那叫一个火,可事实是,10家电器城在这个旺季中,能得到的货源有多少?就说认识的一家大商场售货员朋友,他说,在旺季的时候,他所在的那个大商场,一天也只能拿到格力空调的2个份额。
也就是说,商场一天完全有能力卖出去10台,可问题是发货方,他只给2台,因为旺季的时候,全国各地所有的零售商,都在跪求他们供货。
当然了,有人说你可以在淡季的时候屯货,等到旺季再卖。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电器这个东西的更新速度也很快,有可能,下个月就出新型号,新型节省的,或者是功能进化的。而如果你屯着一批旧货,到时肯定卖不动,哪怕赔本卖,所以,最后留给你的只有一条路,就是破产。
再者,任何一个作为零售商的商场,没有几个有那等囤货的资本。就一句话,任何一个敢囤货的零售商,就是自取灭亡。
另外就是食物产品,有反季节的食物,这种货源也是很难进购的,谁都知道自己能卖的出货,问题是没有货给你卖。哪怕是香烟这个东西,很多人都碰到过,连找几个商店,结果买不着自己喜欢抽的那个牌子,就因为这些商店拿不到货。
这就是很多批发城,极少有哪个老板能把各种商品批发给垄断的问题所在。
可对于这个问题,沈十三似乎能够解决,只要的在内地的贸易网彻底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