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3 / 4)

善人、大圣人,经过口口相传变成大坏人、大恶人;反反复复,或人云亦云,或三人成虎。

究竟善耶?恶耶?谁能分辨。是以不少人常扪心自问“一人二人,有心无心”。若是从世俗看去,众说纷纭,评判标准不一,根本无从定论。

只是阴司神道不同,重在观心,对于魂魄的评判,并不只是看表面对错,还要看人心善恶。这一点在阴司极为公平,无论生前是达官贵人,还是乞丐贫民,最后都要以心来判定。

世俗科举文章评断,考官往往会看重考生作文的才华。

常晋出此题,却并不是查看对方文章才气,而是要拷问前来应征者的本心,在神道法则面前,他们做文时的本心定显露无疑。

只有大公无私者,才可通过神道法则考验。得神道认可,即为好文章。

出了题目,接着便有阴兵开始陆续搬来桌椅放在殿中。这殿内空间很大,足够上百人同时落座。

桌上放有笔墨,供考生使用。桌子上早编好号码,众位考生只需依照号牌坐下即可。

宋焘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后,看到面前桌子上早已铺好宣纸,旁边还有一个竹筒,桶内数支毛笔,右手边是一方砚台,里面盛满墨汁,墨香浓郁。

刚一伸手,那毛笔宛如活物,立刻落入手中。宋焘心中不由再叹,从这一个小小细节就能看出,新任城隍神法果然高明无比。

众鬼物草头神开始写文时,常晋并没有派遣鬼差下去监督。能在自己神域内抄袭作弊的,还没有诞生呢。

另外此次考试直指本心,若是有人抄袭别人的文章,哪怕是文章再精妙,也不得不到神道认可。

只听殿内沙沙书写声不绝入耳,那些神灵鬼物时而抓耳挠腮,时而埋头苦思,种种模样,和世俗间参加科举的考生没什么区别。

一炷香时间眨眼而过,随着锣声响起,众考生纷纷离席。那考卷并未被收起,而是按照原来的座号放在桌子上。

等众人离席站定,常晋又开口道:“我阴司科举,自是不同于阳世。先前已经说过,诸位文章优劣,并非由本城隍一人裁决,而是交予神道法则定夺,片刻即知结果。不知诸位可有异议?”

“如此最为公平,我等自无异议,只是小的心有疑虑,那神道法则,又是如何评断?”有鬼物接口问。

“上古时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这就是得人道法则感应之举。本城隍此题,乃是询问众位本心所想,诸位做文时若是存有公心,自得神道法则感应,会有异象降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