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只是教人识字,这倒简单,常晋闻言点点头答应下来。皇甫员外最后一句说道他心上,处在城中客栈人多事杂,常晋白日读书经常被打扰,很难静下心来。
不如留在此地教几个小狐狸读书,连饭钱也省了。
“多谢常公子,”听他答应下来,皇甫员外兴奋地冲着门外叫道:“青凤、小安,你们快进来拜见老师。”
话音落地,几只小狐狸争先恐后跑入房内,齐齐冲常晋行拜师礼。
看它们像模像样的举动,常晋倒有些惶然了。
中午时,皇甫员外从城中酒楼定了一桌菜肴,宴请常晋。吃过饭,他又命老仆寻来马车,送人回城。
回到客栈,王启年主仆正好都在,常晋把皇甫员外请他当夫子的事情告知,说随后几日恐怕不再住客栈了。
王启年很来兴致,连声问所教的学生是不是年方二八的妙龄女子。
常晋笑着摇摇头,只说是几个孩子。对方的真实身份,他自然不会告知。
收拾好行李,常晋当天下午就坐着马车返回绿柳山庄。
皇甫员外早已经命仆人将他的住处安排好,里边生活用品齐全,靠窗还有一张大书桌,上边摆放着文房四宝。
常晋原本不甚在意,不过细看后微微一愣。
这上边的笔墨纸砚都是名物,狼毫湖笔、徽州府贡墨、宣纸、端砚。尤其是那方端砚,是有名的石眼,石质细腻、幼嫩、润滑,摸上去晶莹油润,让人爱不释手。这样一方端砚,最少价值上百两银子。
看来皇甫员外对自己倒是费了些心思,常晋笑了笑,将自己的衣物放在床上。收拾完毕,他掏出一册释家经书翻看。
大燕王朝崇道厌释,寺庙多被毁于一旦,庙中那些经书也不能幸免。是以想找些释家学问很难,这一册还是从郎玉柱那里借来的。
这方世界释家没落,并非自身的原因,只是在道统之争中落败。
释家能够流传数千年,自然有独到之处。
比如这经书中的一册小诗,他读后觉得颇有深意:“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如果把空手看做神魂,那锄头自然是肉身。有了神魂,肉身才能行动坐卧走;步行也一样,这里把肉身喻为水牛,实际上不是肉体本身在作用,仍然是神魂的作用。后两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同样是把肉体比喻为载体,像一条通往彼岸的浮桥,神魂往桥上走过,只是借住这具躯壳。
常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