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没有地位可言,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尾,被人称为“贱民”。
再说自己也没有本钱,思来想去,唯有继续读书。
即使儒学没落,但读书考取功名仍是寒门中人唯一的出路,这也是为什么家境贫寒,父母生前还要坚持供自己读书。
不过目前最要紧的是弄些银钱,把自家的地赎回来。
因为给他看病,妹妹把自家几亩上好的田地典当出去。如果不能赎回,再过些日子,兄妹俩就要喝西北风了。
读书人能干什么营生?替大户人家教书,或者自己办一个私塾……这倒是个不错的注意,只是常晋现在还没有考取秀才功名,只不过是个童生罢了。在外界没有名气,即使想教书,恐怕也没有人家愿意请他教。
最后他只能自嘲道,百无一用是书生。暂时先去县城找个抄书的营生,凭借自己前身的一手好字,相信也能挣些银钱。
想到这里,常晋立刻将此事告诉小妹。
小小听后没有反对,在她看来,抄书才是读书人该干的事情。像哥哥前些日子那样下水捉鱼弄虾,虽然可以暂时填饱肚子,却有辱斯文,根本不是读书人该干的。常晋这些日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她也看到,却没有多想,只当哥哥读书开了窍。
县城离常家湾不过四五十里,在古代这点路程根本不算什么。出村不过几里路就来到青山镇,不远处有一渡口,再远些堤上则立有河神庙。
看到河神庙,常晋就想到里边的庙祝郭神婆,如果不是她,自家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他原本以为对方只是装神弄鬼罢了,这些日子慢慢了解才知道郭神婆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应该懂得一些害人的法术,否则不会掌管河神庙。
“哼,只听那郭神婆的所作所为,就知道这处河神庙是淫祭邪祀。他日我若执掌权柄,一定要把它捣毁掉。”
见那河神庙香火旺盛,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常晋不由冷哼一声,当即扭头不再看。
他已经了解到,在大燕王朝邪祭淫祀非常兴盛。这种祭祀最大的还出就是劳民伤财,主持的庙祝和乡绅往往借此敛财,造成百姓困穷。
粗略在心中算下便知,每户需要出钱五十文,这白水河两岸有数百户人家,每次便可以收几十两银子一年祭祀两三次,便可收得上百两银子。而祭祀所用的三牲酒礼几两银子就行,剩余自然被组织者分掉。
不但自己能算出这笔账,相信其他人也明白。可惜在这个道法显圣的时代,众人只是敢怒不敢言,生怕被神灵怪罪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