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风文笔还需要继续磨砺。
对面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女!
“你现在明白,为什么我一直说可惜了吧。”李父宽慰余弦一句,不是你不够优秀,只是对面真太妖孽。
“完全明白。”余弦连连点头。
军人,要有骨气。文人,也要有风骨。
文人好面儿,如李父这种,在确认余弦真有有实力之前,绝不会为余弦背书,这就是李父作为一个文艺从业者的坚持。
甄评娲、小半个兖州的的名家都在替甄浅浅背书,总不可能都是不要逼脸的乱吹吧。
不说别的,甄评娲的书可是被节选到大汉课本上的,不要逼脸的乱吹,指定要晚节不保。
按照逻辑推理,这个甄浅浅,一定有那么几把刷子。
“要是那个解语老师早打电话就好了,几年前甄评娲大师和各路名家都在替甄浅浅背书,她直到今年才发表出道作品。
一定是十年磨一剑的惊世之作,说不定能把《晴媛》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也乐得清闲。”
余弦谈一口气,早一点打电话,自己还写个锤子的书,安心躺平等大佬带飞不好么。
“文人要有风骨,为父也要遵守契约精神,况且你的作品也很优秀。”李父宽慰余弦一句,也是在宽慰自己。
“对了爸。”
余弦突然想到什么,问:“你拒绝贾浅浅,不会和她起什么矛盾吧,她爸毕竟是兖州文坛魁首。”
“应该不会。”
李父不假思索,回答说:“常言道大人有大量。
只是一次供稿没谈拢而已,贾浅浅完全可以在其他杂志上发表作品。
甄评娲可是大师,不会把这种小事放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