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七日,已经是孟夏时节,一大早,茬平黄河渡口处,河流附近的港口密密麻麻的船只就开始随风而动,在河流当中上下起伏,不断飘荡。
太史慈与黄忠奉命驻守此地,二人各领水师接近两万人,其中一部分是大型楼船,可以运兵一两千人,另外一些则是艨艟、斗舰等可以运兵数百人的中型船,最多的则是走舸、露桡、先登这些小型船只,可运兵数十人。
不过此次要逆流而上,小船只很难顶得住黄河的大风大浪,因此黄忠奉命北上去解聊城之围时,便带上了七艘楼船,总兵力达八千人,顺着黄河一路北上,约一百二十里,从清晨到傍晚,才到达漯河入口。
进入漯水流域,速度就快了起来。毕竟是顺河而下,只是此时黄忠却不能行军,因为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半夜三更驾驶着船只在河流当中十分危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触礁或者撞岸,因此必须等到第二天的白天才能继续行军。
到五月八日清晨的时候,宽达二百丈的漯河江面上升起了一片白雾。雾里行船跟黑夜行舟也没什么区别,但黄忠怕聊城有失,因此冒险行军。
好在漯水是一条仅次于黄河济水的大型河流,河面宽达五六百米,在水浅的时候或许有触礁的危险,不过只要掌舵不是瞎子,一直沿着河中央走,想要撞岸还是非常困难。
并且现在已经到了夏日,黄河上游冰山融化,下游水流暴涨,触礁的风险也荡然无存。
黄忠站在领头船的甲板上,看到远处河岸边影影绰绰,再仔细一看,正有无数袁军士兵牵着马匹在河边饮水,下方大部分河滩都已经被淹没,袁军饮马漯河,还得依次排队。
在河岸上方是大片森林,随着太阳慢慢升起,早晨的雾气开始消散,河岸边的袁军士兵也是瞠目结舌地看着江面上漂浮的七艘庞然大物。
它们缓缓地航行在江面上,顺着河流而下,等到了远处滩边上的时候,离河滩约二三十丈的距离,开始下锚停船,紧接着船舷两侧的小船已经系在船尾的艨艟、斗舰纷纷下水,全副武装的青州军士兵们顺着船梯有秩序地上船。
愣了接近十余息的时候之后,袁军士兵终于反应过来,纷纷呼喝着拉着马匹回头要走,而后面还有不知道情况的士兵正排队牵马来河边,双方前后交错相撞,兵荒马乱之际,整个河滩边上一片混乱。
聊城位于漯水以南,城池离大河不到四里地,从北面的江河截留了一条支流进入城内,变成了护城河,此刻黄忠的大船,就坐落在护城河以及漯水的交界处,无数小船开始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