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秋天。
大葱葱白粗壮。葱叶子也更厚实,比小香葱的纤维多,水分少。因此也更耐久存。秋天整根拔下来的大葱,好好地储存,可以吃到第二年。
但是这种大葱的味道没有小香葱鲜嫩,是万万不能做葱花饼的。
葱的嫩绿,面粉的洁白。葱的香加上小麦粉的香,葱花饼做好了。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入冬以来,连蔓儿家的餐桌上时常可以见到它的身影,也颇受一家人的喜爱。
有好东西,张氏自然想让未来的女婿尝一尝。
连蔓儿的本意就是岔开话题,因此张氏说了,她也不反驳。
没想到,张氏还是意犹未尽,说完了正事,又接着刚才被岔开的话题说了下去。
“……那眼神就看出来了,他想看的是……”
“咳咳……”连蔓儿就干咳了两声。
“蔓儿,你听见娘说啥了没?”张氏就问连蔓儿。
“哦,娘,你说啥那,哦,是说六爷啊,六爷对你是挺好。”连蔓儿就故意说道。
“也是,六爷对咱是没挑。”张氏听了,就笑着点了点头,竟没再往下说了。想来是想起了沈六对一家人的周到,又担心再说下去惹急了自家闺女,就点到而止了。
晌午,就在庄子上摆了酒席,前面连守信、五郎和小七陪着沈六和沈九两兄弟,连蔓儿和张氏在后院内室另摆了一席。至于跟随两家来的随从下人,则是在跨院摆酒招待。
吃过了晌午饭,沈六就说没什么事,要去附近围猎。五郎和小七都说要跟着去。连蔓儿本也有心跟着去逛逛,却被张氏给拦住了。
“……大冷的天,别出去把脸给吹皴了。……有些活计,还得你自己个做。”张氏告诉连蔓儿道。
连蔓儿也就没有勉强。就先跟了连守信、张氏回家。倒是傍晚的时候,五郎和小七满载而归,沈六将他猎到的东西,送了一半来连家。
连蔓儿这边也吩咐抬酒和猪羊过去沈府。当晚,跟随沈六出猎的那些随从又吃到了一顿特别丰盛的酒席。
……
冬寒日重,沈六一直留在府城,隔三岔五就找机会见上连蔓儿一面,虽大多数时候也说不上话,两人都觉得还算满意。而五郎的亲事,也终于有了眉目。
对于五郎的婚事,沈六很是用心。对方的家庭背景,甚至姑娘的人品等,连蔓儿家几乎不用去找别人打听,沈三奶奶就是个万事通。就算沈三奶奶自己不太清楚,她也总能找到人打听出可靠的消息来。
一家人最后,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