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反复。
吴王氏还给连蔓儿家带来了一个消息。赵家已经有亲戚奔太仓去了。一家人商议过后,得出结论,这是去通风报信,统一口径并求救兵去了。
对此连蔓儿的看法只有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反正就是“该咋地咋地”。
“……事情由咱们揭出来,这还有个缓和。要是太仓那边因为这个,长了记性,从此改了。那咱还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这是连蔓儿对连守信的。
这些天,经过连蔓儿和五郎掰开揉碎了的解,连守信已经很支持她们在这件事上的做法了。
还是可喜可贺。
就是这边将要种冬麦的地都准备妥当了,但是陆家的商队却迟迟没有归来,而且连个口信儿都没有。
一家人都不由得犯了猜疑。
“奇了怪了。”连蔓儿道,“就算是路上有啥事耽搁了。咋地也该有个信儿回来啊。”
“可不是,老陆家那边也急的啥似的,这两天再没信儿,他们就要打发人往那边去迎了。”张氏就道。【新】
冬麦种子没到,她们着急,陆家那边更急。他们的商队还是第一次逾期这么久没回来,并且音信皆无。
“照这一路上都是官道,他们又走了不是一年两年了,不应该有啥事。”连守信就道。
“不会是因为麦种吧?”连蔓儿突然道。
要是赵文才真的和连守仁、连守义勾结上了,要垄断太仓往这边的麦种,那么他们同时也盯上了冬麦的种子?
“要是那样,那这事就不能善了。”五郎道。
如果是那样,只能太仓连家的手伸的太长了,不仅她们不能坐视不理,只怕还要牵动别的势力。
“吴家婶子不是,不只陆家商队,这几天该从太仓那边回来的老客啥的,都没回来吗?”连蔓儿又道,“这、不会是那边出啥大事了吧。”
一家人正在惊疑不定,陆家的商队终于回来了。
陆炳武哥几个一起来往连蔓儿家送冬麦种子,吴玉贵、吴家兴、吴王氏和吴家玉也跟了来。
一看这阵仗,还有这些人进门时的脸色,连蔓儿就知道……
“太仓那边……出事了。”果然,一进门,吴王氏就开口道。
太仓出事,是意料之中,所以连蔓儿并没有十分惊讶。她只是没有想到事情出的这样快。而且看样子,还很严重。
“出、出了啥事?”连守信有些紧张。
陆家兄弟交换了一个眼色,这才将事情经过讲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