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别的先生,那也差远了。”
一家人都点头。名师出高徒,这是不用说的。
“继祖他们也该到了吧,”张氏就往窗外瞧了瞧,“信里说他们是今天到。”
正这么说着,院门外就传来老杜的大嗓门。
“东家,有太仓的客人来了。”
老杜。就是连蔓儿家新雇的那个养鱼的长工,连蔓儿他们都喊他做老杜。
这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一家人忙穿鞋下炕,刚走出屋子,连继祖和蒋氏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老杜跟在他们身后,背上背了两个包袱,显然是这两口子带来的。
将连继祖和蒋氏让到屋里,相互见了礼,大家才又纷纷就坐,又寒暄了一番。
蒋氏就将带来的一个包袱打开,里面是叠压的整整齐齐的纸钱。
“老爷子、老太太、老爷、太太、二老爷、二太太……我们一起叠的。老爷子、老太太年纪大了,不好来回折腾。老爷不能随意离开太仓,家里事情又多,太太、二老爷、二太太他们也脱不开身,就让大爷和我回来,到时候大爷在坟前多磕几个头,将一家子的心意带到。【新】”蒋氏就解释道。
“铺子里有卖的现成印的纸钱,又好看又体面。老爷子不让买那种,非要这种,把大家伙都聚在一起,亲手剪了、叠好了,说是意思不一样。”连继祖就道。
这像是连老爷子会做的事,说白了,就是想增加家庭的凝聚力。连老爷子的很多做法,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蒋氏就又从另外一个包袱里拿出两个点心匣子,另外又拿出四个尺头来,说是给连守信家还有连守礼家一人一份。
“……是老太太给准备的。”蒋氏道。
连蔓儿看了一眼,那两个点心匣子看样子还不错,不知道里面的点心是怎样。那四个尺头,也算得上是中等,比上次给她家燎锅底的时候送的强上许多。
蒋氏说了,是周氏给准备的,那就只有感激,而没有任何挑剔的余地。
太仓给拿了礼来,张氏心里并不高兴。
“……你们来了,有没有礼,我们都不挑。你们那边人口多,过日子,也得用钱。这钱,留着过日子。”张氏是想说,日子过的节省点,只挣该挣的钱。这是她听了吴王氏告诉她的话,一直憋在心里,想对太仓的人说的。
“娘,咱这纸钱还没叠完那。”连蔓儿就道。
张氏性子直,这话要真说出来,就得罪了人。而且,她说了也没用。眼前的连继祖和蒋氏,都不是能阻止连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