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
在本集节目中,易忠天教授将就几个大家熟悉的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为您梳理三国历史的多重形象。画龙点睛品三国,继往开来说三分。
接下来才是正式的出场,一个讲台,蓝色的布景,下面是坐着的观众,易教授穿着灰色的立领中山装开讲。
嗯!音乐可以留下,独白改成作家丁德柱,这个第一期还是自己来开讲,收购商报后立即连载《鬼吹灯》,连续编剧几部作品,再发表小说,称个作家不为过吧!
《丁哥品三国》有浓重的个人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不会对学术界有什么重大的影响,不服可以上台开讲嘛!只是委屈了将来的易教授,到时候遇见他在补偿吧!
删改掉几个词汇,丁德柱继续回放脑海里的“电视”。一指禅逐渐熟练的敲打在键盘上。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讲三国。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说起赤壁之战,我们就会想起苏东坡那首著名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这首词写得可真是大气磅礴,它使我们想到三国时代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
“就说周瑜吧,周瑜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时34岁,迎娶江东美女小乔已经十年。。。”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赤壁之战当时的场景,赤壁之战打响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
独白:通过以上丁德柱先生对《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角周瑜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少年英雄形象。而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的描写,赤壁之战的主角应当是诸葛亮,周瑜不过是作为衬托诸葛亮智谋形象的配角而已,是一个气量狭小之人。那么,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英雄呢?
。。。。。。
任何人研究历史都难免会有这三种意见,因为历史毕竟是历史,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也就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宋代词人张升的词说,“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实际上进入渔樵闲话的又何止是六朝兴废事呢?那是可以包括一切历史的,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今后的节目里,我将给大家笑谈三国,品读三分。而我们要讲的第一个人,就是一个在历史上争论最大、意见最分歧、形象最多样的人,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