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化。
而李煜现在就是因为怨气足够大,形成了心魔并引来了外部的魔头。
因此他的性格就受到心魔的影响,自古佛魔不两立,魔头如果被佛陀度化、净化了,那不亚于修士形神俱灭。
加上李煜在国破家亡之后,本就对佛教信仰产生了怀疑,现在更怀疑佛教想彻底消灭它,心里就更加怨恨了。
而其中夹杂的恐惧是因为段宇钟现在的样子看起来很强大。
不过,魔头的特性驱使他做出鱼死网破的举动来。要是在一神教中,信徒遇到磨难,会以为是“主”在考验他们,是为他们在赎罪。
但华夏人对神灵的信仰自古以来就比较像交易,我信仰你,你得保佑我,让我心愿得逞。
不然的话,我就去转信别的神灵,不给你烧香了。
而李煜其实也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华夏信徒,不过他更虔诚一些。以李煜皇帝、画家、词人的多重身份,自然不可能成为狂信徒。
所以,他亡国之后,想到当初为佛教修了那么多寺庙,供养了那么多僧侣,对和尚那么好,最后却没有得到任何保佑。
甚至以前作为他座上客的某位大德高僧,现在经常往赵光义那里跑,却从来没有来看过自己。
而三年前他被封为“违命候”的时候,赵光义赐宴,当时那个高僧也在。
结果,那位高僧送了一串羊脂玉佛珠给赵光义,十八颗鸽蛋大的圆润佛珠上,都有文殊菩萨的佛像。
而给李煜的却是一串檀木珠子。李煜当时还感激涕零,以为佛祖没有抛弃自己。
但他现在被怨气缠身,心魔主宰灵魂的时候,却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他心里恶狠狠地想:“尼玛,这些秃驴也太市侩了吧,你不给我佛珠还好一点。
为毛要表现得这样天差地别,一个是宝光四射的羊脂玉佛珠,一个是灰不溜秋的檀木佛珠,你们不是口口声声说众生平等吗?为何要这样区别对待?”
虔诚信徒与狂信徒的区别就在于:遇到危难时狂信徒仍然虔诚,并视为神灵对自己的考验。
而虔诚信徒则如同一般的恋爱中的男女一样,付出越多的,爱得越深的,一旦得不到相应的汇报,就很快因爱生恨了。
但要是泛信徒,则无所谓,马上改变信仰就是了,而且泛信徒一般也不会投入太多。
这些念头的出现和转换,说起来长,其实就是一瞬间的事。
在这一瞬间,段宇钟的神魂光辉就已经彻底笼罩了李煜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