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吸引人。
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即位,迁都杭州,史称宋高宗,建立南宋政权。冤杀主战派岳飞,向金朝屈膝投降。在内,则大修宫舍,穷奢极欲,只图偏安。是彻头彻尾的昏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传位于孝宗,自称太上皇。
宋高祖赵构时在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有一个道士叫皇甫坦,此人精通道术,医术,十分的出名。皇甫坦初避走蜀地,隐居道教第七洞天峨嵋山。据说,有一天他暮行风雪中,寒气袭身,四肢冰冷,忽听见道旁有人呼唤。他相顾四望,发现一道人安卧小庵中,遂留下与之抵足而眠。朦胧中即感觉到一股热气自两足入,“蒸蒸浃体,甚和适”,很快便入梦境,安甜地睡至天明。这时早起的道人对他说:“他日可访我于灵泉观。”皇甫坦应其言,前往灵泉观拜访。两人相谈甚欢,皇甫坦方知此道人正是宋代名道、妙通真人朱桃椎。不久,皇甫坦又在酒肆中巧遇妙通,以为有缘,遂从之学道,“尽得坎离虚实之旨,内外二丹之秘”。后来皇甫坦治好了眼疾,也就是白内障,高宗十分高兴,就给他建了一座道观,叫清虚庵。
皇甫坦一日被高宗召唤入宫之后,回清虚庵的路上,见到路边有一个小小的茶棚,正好口渴,就进入里面喝水。茶棚里有一对母子正在喝茶,那孩子只有七八岁的年纪,十分好动,那母亲就哄他喝茶。本来也没什么,一般人看了就是一笑罢了。可是皇甫坦是修行的道士,见了却深以为意。原来那母亲大热的天却身穿厚衣,头上有围巾遮脸,见光即避。便随后跟踪,来到了一个小小的院落。
那母子进入后,便没了动静。皇甫坦等到天黑,便攀墙而入,见房中点着一盏小灯,孩子已经睡着,那母亲却坐在灯前为孩子补衣。本来也没什么,可是皇甫坦却发现那女人补的并不是什么衣服,而是一张人皮。一边补一边叹气,等到补好,就对着镜子用药水贴到脸上。皇甫坦大惊失色,就破门而入,当面责问那女子,是什么妖人。那女子初时惊慌,然后便示面目给皇甫坦看,已经面目全非,都是那女子一针一线缝合,整张脸都是把掉下来的肉皮缝在一起的,另人望而生寒,恐怖之极。
皇甫坦不忍视,便问原由,原来那女子已死去多时,皮肉已烂,为了维持人脸,只好每天缝合。由于孩子弱小,没有人照顾,女人虽死未死,便仍然照顾孩子,不能离去。说也奇怪,除了皮肉腐烂,其它与常人无异。既无阳气,也无阴气,只是怕光,皮肉一见阳光便有火灼之感,痛彻骨髓。
皇甫坦便给她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