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十六章 指挥一万人打仗(4 / 5)

之类的全景。

接着,之前走出去的那些个步卒,他们来到了一片草地上,这里什么都没有,刚才射出去的箭镞它们的目的地不是这里,但现在士兵们都擎起了自己的盾牌。

“引!”

“疾!”

这个时候‘匈奴兵’终于开始射箭了,他们终于有了目标了。

叮叮叮,当当当……这声音很是悦耳啊,这个镜头就是说汉军这边被匈奴的弓矢打击,而实际上,这都是刚刚还一同作战的‘战友’们射出来的。

当然,这回射出来的弓箭都是假的,很轻,没什么威力。

战争的时间背景,全都是黄昏。这个时候的阳光,吴祥感觉是比较适合拍摄战争戏的,稍微有些暗,又透着一股红,配合上调色,就能把战场的那种肃杀之气,表达出来,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而且,这么做利于后期的剪辑,这就好像什么好声音的导师,每一期都穿一样的衣服。

说是黄昏,但实际上,天刚刚亮的时候也是可以拍的,因为朝霞和夕阳实际上差不多少,是以,《汉武大帝》剧组的主要工作时间就是在早上和半晚。

那中间那些时间干吗啊?当然不能闲着了。就比如射箭之后的反映,有没有受伤啊,那盾牌上你怎么地也得插上几跟箭?怎么说也得有人倒下?

这都是近景了,需要做点儿小魔术,往人身上射的箭都是假,那都是漂轻漂轻的,可插上去的箭得是真的啊。

说实话,这就算是特效镜头了,做这种特效镜头,吴祥他们的水平还不行,最起码连经验都没有,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啊。

吴祥跟之前参加过《三国演义》拍摄的几位老师合计了一下,当年的那部戏这个射箭的镜头就拍的很假很假,不是他们不想拍的逼真,而是真的没有这个技术啊。吴祥也明白,日后那种非常好看的镜头,那都是借助了高科技特效动画,都是电脑做的。

那现在怎么办?没钱做那玩意啊。

以点带面!

先搭个棚子,为了挡那个大太阳嘛。然后就拍几个人的近景镜头,还是用高速摄影机来拍,把他几个人的镜头拍下来之后,在剪辑的时候加进去,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非常好的效果。

嗖!砰!一枚箭镞狠狠的扎在盾牌之上,余势不衰的还微微的颤抖着。

先是一个人,吴祥还特别找了个射箭运动员过来帮忙拍摄,大家之前排演过几次,安全系数应该是够的。然后再拍几个人的,把这些个镜头后期剪在一起,那就ok了。

这个是盾牌档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