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最初的想法便是守住新城县城,把建昌府的叛军吸引在这里。
按照计划,李彦直的大军再有数日便会到达,只要能坚守五六天时间,便能等到大军的到来,到来时内外夹击,自然能够轻松歼灭城外的数千叛军。
所以他拿下新城县后,便着手开始整顿城防,以随行的各乡镇佃户青壮分守各处城墙,并在每处城墙分别放了十多个禁卫军士兵作为守城中坚力量,积极做着守城的各种准备。
然而今天叛军的进攻,让张煌言生出了其他心思。从一开始叛军在城外列队,到其组织进攻,看似有条有理,其实漏洞太多。不管是其攻城军队的行进,还有预备队的列阵,看起来都松散无比,完全没有一点精兵的样子。
这样的军队,张煌言以前看到太多,大部分地方明军都是这样,根本就不是能打硬战的,更不用说攻城了。而这支叛军来到城外不过两日,便想着攻城,到底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仔细想过后,张煌言也弄明白了过来,或许是叛军将领太过自大,或许是对方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等人看在眼里。想想也是,自己进入江西不过带了一百手下,剩下的都是仓促集结的各乡佃户,简直就是乌合之众吗,任谁也不会把这样的军队放在眼中。
也许在叛军将领看来,攻克城池轻而易举。
可是......
张煌言冷笑了起来,攻城和野战完全是两回事。野战的话,乌合之众便是再多,也不会是少数精锐的对手。历朝历代以来,无数农民起义, 动辄数十万的队伍, 却被数千朝廷精兵轻易击败, 便是这个道理。
然而守城却不一样。因为有高大坚固的城墙,占据着绝对的地利,守军居高临下, 面对攻城方有着绝对的心理优势,不需要太精锐, 只要能搬得动砖石, 便能轻松杀死进攻的敌军。
另一个时空, 江阴八十一日,面对数万数十万的清兵进攻, 以阎应元为首的江阴百姓坚守了将近三个月,杀死清兵数万,便是这个道理。直到清兵最后调来了红衣大炮, 轰破了城墙, 江阴成才算陷落。而城外的叛军, 根本就不可能有红衣大炮这样的攻城利器, 既然如此,其又如何能打的下新城县城?
当然叛军也有其他办法, 比如诱使城内乡绅投降,里应外合拿下城池。但从叛军新来咋到便开始攻城,连劝降的举动都没有, 这说明对方就是个憨逼,根本就不会用这样的计策。
所以, 对守住城池,受到李彦直率领大军到来, 张煌言有着绝对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