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军开始对着红巾军营地展开了进攻。
先是填平营外的壕沟,可能是天气冷的缘故,反贼营外壕沟挖的并不深,还不到一丈,宽也只有一丈而已。但即便这样的壕沟,也能阻挡住禁卫军的去路,不填平壕沟根本就没法攻击红巾军营地。
在盾牌楯车的保护下,禁卫军士兵开始填壕,而红巾军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壕沟被填平,在李岩的指挥下,营墙上的红巾军弓箭手箭如雨下,向着填壕的禁卫军士兵展开了射击。
禁卫军士兵都穿着布面棉甲,外面还罩着厚厚的棉衣,对射来的箭矢,士兵们并不在意,很多人甚至不刻意去躲,只要不被射中面门,这样的射击根本造不成多大伤害。
当然也不能只挨打不还手,孙传庭也派出了千余火铳手,在壕沟前排开,和营墙上贼军展开对射,以掩护其他士兵填壕。
营墙上下,箭来弹往,不时有人发出惨叫,而发出惨叫的以守墙的红巾军士兵为多。
居高临下,守军原本在对射中有很大优势的。但奈何李岩手下的红巾军素质太低。
李岩手下的军队,大部分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根本不懂得打仗,更不会用弓箭这样武器。弓箭不会,火铳更不用说了,况且李岩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火器。
后来连续攻下好些城池后,一些明军士兵加入了李岩的部队,缴获了一些弓箭,才使得李岩手中有了一支以弓箭为主的远程兵。但数量也不多,也就一千余人。而这一千余弓箭手也良莠不齐,有箭射的好的,也有很多人滥竽充数。
而禁卫军士兵,则是清一色的新式鲁密铳,虽然仍然是前装铳,装填麻烦,没有膛线命中率差,但仍然碾压营墙上的守军。毕竟禁卫军士兵,不管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兵,都有自己的铠甲,普通士兵穿的是布面甲,将领们则是锁子甲,但不论什么样的铠甲,防御弓箭射击还是可以的。
所以一轮对射下来,禁卫军火铳手几乎没有多少伤亡,而城墙上的守军弓箭手却被射杀百余人,其他弓箭手吓得再也不敢露头。
而趁着己方火铳兵吸引了守军的主意,负责填壕的士兵迅速的动作着,用了半个时辰的功夫,填平了一段二十余丈长的壕沟。
孙传庭下令,立刻对营地展开进攻。
禁卫军士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向着营墙猛冲过去,一架架短梯架在营墙上,士兵们开始攀爬。营墙上落石如雨,而进攻的禁卫军也还以颜色,纷纷把点燃引线的手雷抛上城头,然后“轰”然炸开。
一枚手雷在营墙顶部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