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刑部员外郎,我自小随家父任职,对读书人也算了解。”
“这天下的读书人不计其数,但大都有个共同的毛病,很多人只知有家不知有国。
数十年寒窗辛苦读书,方才考得秀才举人功名,陡然富贵成为人上人,便认为一切都是自己该得的。依仗功名逃避朝廷赋税,接受投献兼并田地,灾年放贷恶意兼并,施展诡寄、飞洒手段坑害普通百姓,鱼肉乡里无所不用其极。若是一朝为官则贪污受贿,千里当官只为财,哪管百姓死活?
动辄聚众闹事,习惯结党结社以营私、抱团而牟私利!稍有不顺则怨天怨地,根本不管民间疾苦,不知天下百姓生活之艰难超过他们百倍千倍!
譬如这营中集训,只是集结站队,只是排队吃饭,只是自理生活,很多人便受不了,怨天怨地。
在我看来,很多人就是以前生活太过优裕太过自由!若是把尔等弄到矿坑挖一段时日矿石,若是把尔等弄到工坊做一阵子工,若是套上犁铧耕一段时日田,若是纳入军中过一段军旅生活,尔等将不会再有任何抱怨!
连稍微一点苦都无法忍受,这样的人若是为官只会坑害百姓,陛下也不需要这样的官吏!
我可以告诉尔等,即便尔等考试通过,也需要经过数个月的军训,完全当做士兵一样训练。只有尔等学会服从,知道敬畏,清楚百姓之疾苦,方才有资格为官!
若是这都忍受不住,尔等现在便可自行离开营地,不必参加考试!
不要认为自己学问好便可当官,在我看来,品行好知道善待百姓更加适合为官!按照律例做事,当官其实是天下间最容易的事,真正难的是克制自己心中的欲望,是有没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
看着慷慨激昂陈词的张煌言,陈子龙有些愣神,他没想到竟然被子侄辈的人教训。然而细细思量,又觉得张煌言说的很有道理。这天下的士子们,这些秀才举人乃至进士们,很多人可不正是像张煌言说的那样吗?
张煌言的话非常的狠,听的在场的士子们一阵骚动,但终归还是没人主动离开。若是能获得当官的资格,忍受一些艰苦又算得了什么?
对张煌言的话,很多士子不以为然,但也有相当一批听了进去。比如陈子龙,听了后便很有感触。细思士子们的作为,可不正是像张煌言说的那样吗?
自己和其他士子成立几社,加入复社,看似一帮人因为理念相同聚在一起,但很多加入的士子更多的还是为了扩充人脉抱团取暖,目的并不真的单纯。
至于士子们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