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给与年息五厘。
消息传出,北京城内外,士绅富户们一片哗然,终于明白了皇帝打击高利贷的意图,这是要为成立钱庄吸纳存银,要抢生意啊。
什么百姓银行,在士绅富户们看来,就是钱庄钱号,在明末,是有钱庄存在的,多是山西和徽州商人经营,靠着异地存取收取手续费赚银子。
不过在钱庄票号存银需要缴纳手续费,还从未听说会有利息,一时间,很多富户士绅们很是心动。反正再也没法放高利贷,银子埋在家中地下也是埋着,倒是不如存在这百姓银行,也好赚些利息。五厘利息虽少,但也是钱啊!
可是想想百姓银行的背景,很多人又犹豫了。这百姓银行是皇家百姓报出头所办,而皇家百姓报是皇帝的喉舌,所以这银行一看就是皇帝暗地所办,为的仍然是敛财。
经历了高利贷之事,顺天府绝大部分士绅富户,对皇帝生出怨恨,自然不愿把银子存在皇帝开的钱庄。相比一些利息,他们更害怕银子被贪财的皇帝给坑了。
对这种情况,朱由检早有预料,也有相应的办法。
朱由检手中掌握着三万京师禁卫,北京城中还有锦衣卫外围内围人员达三四万人之多。
朱由检宣布,从此以后,京师禁卫和锦衣卫们的饷银皆存入百姓银行,由百姓银行负责发放。发饷日子,禁卫士兵和锦衣卫们凭着腰牌证件,可以自己去百姓银行支取,也可以把饷银继续存在银行赚取利息。
若是说最忠于朱由检的,当属禁卫军和锦衣卫莫属,对饷银在百姓银行支取,禁卫士兵自然没有意见,为了表示对皇帝的支持,很多禁卫官兵甚至把身上的银两主动存在百姓银行。
而对锦衣卫来说,其实也一样。锦衣卫军官为了表示忠心,自然要支持百姓银行,普通的锦衣卫也许不信任这个百姓银行,但没有话语权。
然后便是北京税务司,赵率教代表税务司宣布,从今以后,税务司征收税银都存在百姓银行,而且鼓励商户们把银子存在银行,通过银行进行税银结算。
只需要把银子存入银行,便可以用来冲抵税银,这过程方便不说还会少很多损耗,毕竟银子的成色还有银子交易时的剪切都会有一定损耗的,会有火耗存在,而通过银行交易,则不用担心这些。故很多商家也愿意进行这样的尝试,便试着把少量银两存进银行。
而银行最大宗的存银则来自京中勋贵。是的,你没看错,就是京中勋贵们。
其中英国公张之极一下子便往银行存了五十万两银子,国丈嘉定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