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自带七千军队驻扎在榆林卫。辽西的事情初定之后,考虑到要对三边军镇进行改制,张世泽便被调回了延安,从延绥出征的一万多延绥兵也跟着回到了陕北。
张世泽在榆林,孙传庭自己在大同,各率数千禁卫军,这便是他对大同榆林边军进行整编的底气。至于区区黑山流贼,根本不放在孙传庭眼中。
消息不断传来,孙传庭很快得知流贼出现在榆林的真相。
当时流民军共出动了两千骑兵,目的是延迟明军进攻黑山的速度,想把时间拖延到冬季。只要到了冬天,下一场大雪,明军将陷在雪原之中,而黑山流民军早就习惯了草原上冬天气候,便是大雪中也可作战,借着大雪,把明军全歼都不是不可能。
一切计划的都很好,按照计划施展,拖住侯恂军行军速度根本没有问题。然而不论是王嘉胤还是高迎祥,都不知道流民军中有着明军的奸细。
李鸿基一开始的任务是打入流民军内部,设法帮助朝廷解决这一隐患。而等到孙传庭当上三边总督以后,他又得到一个新的指令,借助流民军的手协助完成整编三边军队。
时间紧迫,李鸿基自然不能任由战事拖延到冬天,身为明军将领,他也不愿看到侯恂三万大军全部陷落在草原上。
所以在随骑兵袭扰侯恂军之时,李鸿基向领兵的高迎祥献了火攻之计。深秋的草原,草木皆枯,只要放一把火,便能使得明军崩溃,然后两千骑兵再趁机进攻,全歼这三万明军也不是不可能。
高迎祥听得很心动,都来不及禀告在黑山的王嘉胤,便展开了火攻。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脱离了控制。草原上的大火绝非人所能控制,大火烧向了明军的同时也烧向了流民骑兵,别说去袭击明军了,流民骑兵自己都被烧的屁滚尿流,拼命的打马逃离了火场。
返回到黑山之后,高迎祥等人被王嘉胤一顿臭骂。在草原上放火,这事做的实在过分,一旦传扬出去,必然被所有蒙古部落攻击。要知道这漠南草原上生活着众多的部落,这场大火不知道要烧掉多少蒙古部落,不知道多少牧民牛羊葬身火海。归化城的林丹汗虽然要依重黑山流民军抵御建奴,可知道放火之事后,也绝对无法容忍。
可以说这一场大火,基本上断了数万流民军在草原的后路。
然而事到如今,后悔也是没用,不得不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鸿基趁机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趁着明军三路败退之时,出兵攻入大明。此刻不论是大同还是榆林,明军兵力都空虚之计,正是杀回国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