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朱国彦不肯,休怪老子对他不客气!”
按照朝廷制度,军队在境内调动行军时,所需粮草由途径地方提供。朱国彦可以拒绝大军入城,但若是再拒绝提供粮草的话,便违背了朝廷制度,赵率教自然可以向朝廷、向蓟辽督师孙传庭告状。
军需官飞马来到三屯营城下,再次对城头高喊。约半个时辰后,三屯营城门打开,几十个士兵推着粮车出了城门。
“共八十石小米,足够贵军饱食一日,另外还有二十车草料。这十坛汾酒是我家总兵送给赵总兵的。”押粮的百户道。
赵率教冷笑一声:“还算朱国彦识相。你回去告诉朱国彦,本帅领情了!至于酒水,你带回去吧,大军行军期间不适合喝酒。”
......
“不识抬举!”听了手下的回报后,朱国彦不屑道。大家都是总兵,地位相同,赵率教虽然能征惯战,这一年多来却被调离了辽西战场,可见蓟辽督师对其并不信任,朱国彦自然对其并不畏惧。
若不是朝廷下了严令地方城池必须给客军提供补给,朱国彦连粮草都不愿提供。这等于从自己口袋里往外掏银子,谁能愿意?
还想进城修整,想什么好事呢?
......
在三屯营城外休息了一晚,十月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夜里冻得士兵们哆哆嗦嗦,一早醒来,烧火做饭,然后早早开拔,早点赶到遵化城,才能好好休整一番。
一日后,赵率教带人到达遵化城外,便看到成百上千的百姓向着遵化城涌去。很快,赵率教便得到一个消息,建奴终于来了,已经攻破了洪山口。
幸亏没有在三屯营休整,否则绝对来不及赶到遵化城,赵率教暗暗庆幸着。
手中有着蓟辽督师孙传庭的军令,遵化城守将自然没有理由阻止赵率教入城。相反,遵化城文武对于赵率教的到来,非常的欣喜。建奴大军进攻在即,赵率教这个时候带兵赶来,无异于雪中送炭!
遵化县令李羲宗、遵化副将高勇翔亲自来到城门外迎接大军到来。
“眼下情况如何?”赵率教顾不得寒暄,径自问道。
“今日早晨得到边墙守军报告,建奴出现在边墙外,分兵三路攻打洪山口、大安口和龙井关。眼下洪山口已失,大安口和龙井关也多半难以幸免。”高勇翔报告道。
赵率教皱眉道:“蓟辽督师不是已经早就传令加强边墙城防了吗?何至于此?”
高勇翔叹道:“光是遵化以北的山口便有五六处,兵力严重不足,若是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