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十四章 养殖场(1 / 3)

?10月底,蛇山食用菌组、多川食用菌厂先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食用菌种植工作。

早在公社决定刚下来时,姚青和西冲小队领导就碰过头,初步商量了副业组对策。

按照副业组具体情况,由姚青代表副业组提出请求,小队领导带领小队社员予以协助,西冲食用菌组先行一步,与西冲附近的各小队抢先达成协议。

按照协议,西冲和这些小队达成互助。西冲需要材料时,必须优先从这些小队购买。而这些小队有富余材料时,也必须优先供应西冲。

由于西冲先行一步,多川镇附近的棉籽壳、麸皮、锯末屑多被西冲收集,公社食用菌厂只好在公社内较远的小队收集材料。

这是体制内外不同的行事方式决定的,姚青比较关注这种细节,凡事喜欢先行一步。但是目前其他人都不能够体会这种细微的差别,其中甚至包括姚华。而在后世,正是无数这样的细节决定了私有企业对公有企业的优势。

现在,西冲的这种行为只是赢得公社食用菌厂相关人员的笑骂,以及见到西冲郑队长吆喝他几句不太好听的话而已,谁也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会在相当长的时间、相当多的方面不时出现。

不过,暂时也的确看不出太大差别,因为现在材料的收购价是公社自己制订的保护价,销售原材料的各个小队利润空间较大,远一点的小队也都不计人力成本自己把材料送到公社,所以双方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平手。

当然如果双方都是按照市场价格收取原材料的话,差别肯定就会出现,而无数这样的细微差别就导致后世市场竞争中国企屡屡斗不过私企。当然垄断行业情况则正好相反,因为垄断行业有产品价格的决定权,而国家不会容许私人企业垄断某个行业的行为长久存在。

下面接着是晒棉籽壳,培养基配制,灭菌,接种等工作。西冲是轻车熟路,多川是组织精密,倒也看不出多大的差别。

只是西冲接种时,是四个人轮流上阵,自然是游刃有余。

是的,段晓鹏在姚青的持续培训下,也已经能适应接种工作了。

多川方面姚平一个人上阵,自然是忙个半死。只是速度虽然慢点,工作虽然辛苦点,但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与西冲相比,暂时还是看不出明显差别。

姚平虽然每天累得半死,但精神却非常亢奋,干劲十足。累点算什么?他现在的状况已经成为黄桂家乡其他同龄人的奋斗目标了,谁不知道他现在吃公家饭了?这就是所谓痛但快活着吧。

无论如何,多川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